男子被困深圳酒店72层 看到风雨逼近 灰色云雾夹杂着风雨逐渐逼近!
创始人
2025-09-24 22:02:17
0

男子被困深圳酒店72层 看到风雨逼近

  【男子被困深圳酒店72层 看到风雨逼近】9月24日,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裹挟着17级狂风直扑广东沿海,气象部门预警这是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当华南、华东多地陷入暴雨倾盆的危局时,深圳这座超大型城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全市“五停”令下,26万人紧急转移,4.5万人栖身避难所,而那些被困在摩天大楼里的“云端囚徒”,则用手机镜头记录下这场人与自然的殊死较量。“现在能清晰听到玻璃震颤的嗡嗡声,就像有巨人在敲打楼体。”9月24日上午10时,正在深圳出差的丁先生在南山区某酒店72层房间内,透过被雨水模糊的落地窗,目睹了海面上翻涌的灰色云墙如巨兽般逼近。他拍摄的视频显示,对面春笋大厦的轮廓在雨雾中若隐若现,人才公园的湖面泛起三米高的浪涛,而楼下街道上,被台风掀翻的共享单车在积水中打着旋。

  这位来自北京的程序员怎么也没想到,23日下午还晴空万里的深圳,会在18小时内陷入“五停”状态。23日傍晚,当他在66层观景台拍摄夕阳时,突然袭来的狂风扯断了固定遮阳伞的钢索,金属支架砸在玻璃幕墙上的巨响,让他瞬间意识到灾难的临近。“晚上10点多再去查看时,观景区已经用沙袋封死,玻璃上贴满了'米'字形胶布,但通风窗缝隙里透进的风,仍能让整面墙发出诡异的低鸣。”

  丁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在距离酒店数公里外的另一栋摩天楼里,同样被困的林女士正盯着手机里不断刷新的航班取消通知。“我住在47层,今早8点就被风声惊醒,雨点打在玻璃上的节奏像机关枪扫射。”她提供的视频中,窗外一片混沌世界,雨帘模糊了所有建筑轮廓,只有远处平安大厦的警示灯在风雨中明灭不定。

  这场台风带来的震撼,远不止于云端。9月23日18时,深圳市气象台将台风预警升级为红色,全市随即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截至23日16时,26万危险区域群众被连夜转移,4.5万人安置在827处应急避难所。在福田区某学校体育馆内,来自城中村的张阿姨抱着孙子坐在充气垫上,身旁堆放着志愿者送来的面包和矿泉水。“凌晨三点钟,社区干部挨家挨户敲门,说海水可能要倒灌,让我们赶紧走。”她摸着孩子湿漉漉的头发说,“虽然房子可能泡汤了,但人没事就是万幸。”

  城市的应急体系在极限压力下展现出惊人韧性。罗湖区某连锁酒店将大堂改造成临时医疗点,医生和护士正在为受伤的环卫工人清创;南山区科技园的创业者们自发组成“人链”,用越野车运送沙袋加固低洼区域;就连曾因电梯事故陷入舆论风波的某高端酒店,此次也因提前加固96层观景台、为滞留客人提供心理疏导获得点赞。

  “我们准备了300份热粥、200个充电宝,但最缺的是心理疏导员。”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部分避难所出现群众因恐慌而过度囤积物资的现象。为此,该局连夜协调心理援助热线进驻重点场所,心理医生通过视频连线为300余名群众提供情绪安抚。这种“硬救援”与“软服务”的结合,让风暴中的城市多了几分人性光辉。

  当丁先生在72层经历惊魂时刻时,建筑专家盯着卫星云图皱眉。有人指出,深圳现有超高层建筑中,60%采用“双层呼吸式幕墙”设计,这种结构在台风中易形成气压差,导致玻璃爆裂。“上海中心大厦的1000吨阻尼器,在2018年‘山竹’台风中使建筑摆动幅度减少43%,而深圳多数摩天楼缺乏这样的减震装置。”

  应急通信问题同样严峻。24日上午9时至11时,丁先生的手机完全失去信号,与外界失联的焦虑加剧了恐慌。“那时候只能通过酒店座机了解情况,但线路经常占线。”对此,深圳市工信局表示,已启动“高空基站”应急方案,在平安大厦、京基100等超高层建筑顶部部署卫星通信设备,确保极端情况下2000米高空仍能保持信号覆盖。

  9月24日下午3时,台风眼过境后的短暂平静中,丁先生走出酒店,发现街道两旁的棕榈树被连根拔起,但地下管网系统经受住了考验,未出现大面积内涝。更令他感动的是,当他返回酒店取行李时,值班经理递上一份手写卡片:“感谢您的理解,愿这座城市的温暖能抵消部分台风带来的寒意。”

  深圳全市未发生重大人员伤亡,这个成绩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坚守:气象工作者24小时紧盯雷达图,社区干部冒雨转移群众,消防员在齐腰深的水中救援被困车辆……这场台风犹如一面镜子,既照见了城市防灾体系的进步——从2018年“山竹”时的手忙脚乱,到如今形成“政府-企业-市民”三级联动机制;也暴露出超高层建筑防灾、应急通信保障等领域的短板。

  当夕阳穿透云层,照在深南大道那道深深的树坑上,抢险队员已种下新的树苗。这株幼小的榕树或许需要20年才能长成参天巨木,但它象征着人类与自然博弈的永恒命题——我们无法阻止台风来临,但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全民教育和技术创新,让城市在灾难中站得更稳、走得更远。

  在这场人与自然的较量中,深圳用26万人的安全转移书写了“生命至上”的答卷,用摩天大楼里的守望相助诠释了城市温度。当明天的太阳升起,被台风洗礼过的深圳必将以更坚韧的姿态,继续书写属于这座奇迹之城的传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