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申科:波兰这么做对中国不友好 阻断中欧班列是对华“政治挑衅”!
创始人
2025-09-23 23:04:10
0

卢卡申科:波兰这么做对中国不友好

  【卢卡申科:波兰这么做对中国不友好】9月22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明斯克会见中方代表时,就波兰无限期关闭波白边境口岸一事发表强硬声明:“波兰此举是针对中国的不友好政治操作,本质是为第三方利益服务。”这场持续十日的中欧物流危机,因卢卡申科的表态再次升级,暴露出东欧地缘博弈与全球经济供应链的深层矛盾。9月12日,波兰以“国家安全”为由,突然关闭与白俄罗斯接壤的所有公路、铁路口岸,包括中欧班列关键枢纽马拉舍维奇口岸。尽管俄白“西方-2025”联合军演已于9月16日结束,波兰内政部长马尔钦·凯尔温斯基仍宣布“口岸将无限期关闭,直至公民安全得到保障”。这一决定直接导致中欧班列陷入瘫痪。据欧洲铁路货运协会统计,目前约300列满载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的班列滞留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口岸,仅该口岸积压货物价值超13亿美元。四川新丝路多式联运公司负责人透露,即使口岸立即开放,仅消化积压班列就需至少一周时间,而欧洲零售商已面临圣诞季库存危机,物流成本较平日暴涨40%。“波兰的边境管控已彻底政治化。”白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声明指出,波兰长期在移民问题上对白俄采取双重标准,此次更以“安全威胁”为借口,对提供人道援助的志愿医生使用暴力,甚至拒绝与白俄进行建设性对话。事件背后,是东欧复杂的三角博弈。9月10日,波兰宣称其领空遭19架俄罗斯无人机“蓄意入侵”,尽管俄方解释为“迷航”,但北约战机仍紧急升空拦截。与此同时,白俄罗斯于9月4日宣布抓获一名携带俄白军演机密文件的波兰间谍,波兰则坚称该人为“僧侣”,双方口水战持续升级。“波兰的过度反应暴露了其战略焦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专家分析,作为北约东翼前沿国家,波兰试图通过关闭边境向俄白施压,同时向欧盟表忠心,以换取更多军事安全援助。然而,这种“绑架经济通道”的做法,却让中欧贸易成为牺牲品。

  数据显示,中欧班列已占中欧贸易货运量的近30%,而波兰口岸承担其中70%的中转任务。波兰马拉舍维奇镇因班列兴起,十年间从默默无闻的边境小镇变为年处理200万标箱的物流枢纽,数万个工作岗位依赖这条“钢铁驼队”。如今口岸关闭,当地每日经济损失超2亿欧元,民众抗议声浪渐起。

  面对危机,中国与白俄罗斯迅速展开联动。9月22日,卢卡申科在会谈中承诺:“中国需要时,白俄罗斯永远靠得住。”他同时宣布,中白已制定班列替代方案:经俄罗斯圣彼得堡转驳欧洲的铁海联运线路增至每周2-3班,南通道班次同步加密,西安至汉堡快线订舱价稳定在7500美元/标箱。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于同日开通宁波舟山港至英国弗利克斯托港的“中欧北极快航”。这条北极东北航道全程仅需18天,较传统路线缩短22天,碳排放减少50%,且完全避开东欧地缘热点。首航货轮“伊斯坦布尔桥”轮装载的3000标箱货物中,近半数为欧洲急需的光伏组件与新能源汽车。

  “北极航线的开通,标志着中国四大洋航线全面贯通。”交通运输部专家指出,此举不仅破解了波兰的“卡脖子”战术,更向世界展示:中国有能力在复杂地缘环境中构建自主可控的物流网络。

  波兰的举动,实则是一场危险的“边缘政策”。分析人士指出,其真实目的有三:一是通过施压中俄,迫使俄白停止波白边境军事部署;二是制造“安全恐慌”,向欧盟索要更多防务补贴;三是试图拉中国介入俄乌冲突,为北约解套。

  然而,这种“经济通道政治化”的做法,已引发多方反弹。欧盟供应链监测中心警告,口岸关闭可能导致250亿欧元中欧贸易冻结;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直言,零部件断供将迫使欧洲车企停产;就连波兰本土企业也联名抗议,要求政府“立即停止损害国家经济利益”。

  “朋友之间的支持,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卢卡申科的表态,道出了中白关系的本质。从“巨石”中白工业园的30亿美元投资,到15个战略项目的落地,两国合作已深度融入彼此经济血脉。数据显示,中欧班列为白俄带来占GDP2.3%的物流收入,创造超5万个就业岗位,而白俄的地理优势,也使其成为中国布局欧亚物流枢纽的关键节点。

  300列滞留的中欧班列,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地缘政治的复杂博弈,也折射出真诚合作的珍贵价值。当波兰试图用“关门”施压时,中国用北极航线开辟新通道;当北约战机在边境巡逻时,中白工人仍在工业园内调试智能生产线。

  这场危机再次证明:在全球化深度绑定的今天,任何试图将经济通道武器化的行为,终将反噬自身。正如卢卡申科所言:“与那些用炸弹和制裁‘引入民主’的行为不同,中国展现了另一种可能——在尊重他国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发展。”这种价值观的共鸣,或许正是中白合作穿越地缘风暴、走向更深层次互信的根基。

  当“中欧北极快航”的汽笛响彻北冰洋,世界看到的不仅是一条新航线的诞生,更是一个大国在动荡中守护合作初心的坚定身影。这,或许才是这场危机背后最深刻的启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