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部分商超被搬空 只有辣椒被剩下
【广东部分商超被搬空 只有辣椒被剩下】9月22日,广东深圳多家商超内上演了一场“特殊抢购潮”——货架上青菜、肉类、米面粮油等物资被一扫而空,唯独红艳艳的辣椒成堆滞留,形成鲜明对比。这场由超强台风“桦加沙”引发的物资储备行动,意外成为透视广东饮食文化与城市应急能力的独特窗口。根据广东省气象台监测,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于9月23日凌晨加强为17级以上超强台风,其风圈半径达120公里,预计24日凌晨在广东中西部沿海登陆。气象部门特别警示,此次台风强度堪比2017年“天鸽”,影响范围覆盖全省,8级大风将席卷珠三角及粤西地区。面对严峻形势,广东多地于9月22日启动防风Ⅱ级应急响应,同步实施“五停”措施: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宣布中小学停课、工地停工、港口停运、商场停业。广州地铁集团连夜加固3000余处防汛设施,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紧急关闭,湛江渔船全部回港避风,全省共转移安置群众超12万人。在深圳福田区华润万家超市,记者目睹了戏剧性一幕:生鲜区货架空空如也,唯独辣椒专区堆满小米辣、二荆条、朝天椒等品种。“早上7点开门时,叶菜区半小时就被抢空了。”值班经理指着监控画面解释,“但辣椒从早到晚都没人动。”社交媒体上,#广东人抢菜不抢辣椒#话题迅速冲上热搜,网友戏称“这是台风给广东饮食文化做的‘压力测试’”。
这种独特现象折射出深厚的地域饮食传统。广东省中医院营养科专家指出,广东地处亚热带,居民体质多属“湿热型”,而辣椒性温,过量食用易引发咽喉肿痛、便秘等“上火”症状。粤菜讲究“清鲜嫩滑”,烹饪中极少使用辣椒提味,即便在经典菜式如白切鸡、清蒸鱼的蘸料中,也仅用姜葱蓉替代辣椒。数据显示,广东地区辣椒年消费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与川渝地区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出现“辣椒滞销”的趣味场景,但广东的应急保障体系经受住了考验。盒马鲜生广州区域负责人透露,9月22日晚间已从云南、海南紧急调运300吨叶菜,23日清晨6点前完成全省200家门店补货。美团买菜平台数据显示,台风预警发布后,方便面、自热火锅等速食产品销量激增300%,但平台通过“动态定价”机制确保价格平稳。
在深圳南山区某社区,物业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为独居老人配送应急物资包,内含压缩饼干、矿泉水和手电筒。“我们准备了200份物资,优先保障特殊群体。”社区书记李敏表示。这种“精准应急”模式,正是广东近年来构建“15分钟应急服务圈”的成果体现。
这场“辣椒独存”的抢购潮,既展现了广东人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坚守,也凸显了现代城市应急管理的进步。当台风“桦加沙”的狂风骤雨来临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货架上的空与满,更是一个社会在灾难面前的从容与温度——既有对传统生活智慧的传承,也有对现代治理能力的创新。
正如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言:“应急管理不是简单的物资储备竞赛,而是要构建覆盖‘预防-响应-恢复’全链条的韧性体系。”当最后一位居民领取到应急物资,当最后一艘渔船安全返港,这场台风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防灾减灾的经验,更是一个关于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个体与集体的深刻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