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桦加沙”即将登陆!深圳宣布停工停业停市停课停运!
创始人
2025-09-23 19:05:39
0

深圳宣布停工停业停市停课停运

  【深圳宣布停工停业停市停课停运】2025年9月23日14时,深圳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发布紧急动员令,宣布自当日18时启动防台风和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全市范围内分批实施“停工、停业、停市、停课、停运”措施。这是继2023年台风“苏拉”后,深圳第二次因超强台风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也是近年来首次在台风正式登陆前提前12小时全面“五停”。截至23日17时,全市已转移安置沿海、低洼地带及工棚人员约40万人,开放全部室内避险场所供市民避险。

  根据中央气象台23日11时最新预警,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升级为17级超强台风,中心风力达62米/秒,最低气压91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覆盖300公里。其路径直指广东汕尾至海南文昌一带沿海,预计将于24日凌晨至下午以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4~16级)登陆。

  “这是自2018年台风‘山竹’以来,影响深圳最强的台风。”深圳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张明指出,“桦加沙”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强度极强,巅峰风力可能突破深圳历史纪录;二是移速快,以每小时20公里速度逼近,留给防御准备的时间窗口极短;三是影响范围广,除直接风雨冲击外,还将引发珠江口天文大潮与风暴潮叠加,导致海水倒灌风险剧增。

  受台风外围环流影响,深圳自23日中午起已出现8-10级阵风,东部沿海地区测得12级瞬时大风。气象模型显示,23日夜间至24日,全市将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累计降水量可达200-350毫米,相当于将整个深圳浸泡在2米深的水中。

  “这次防御不是‘狼来了’,而是‘老虎真的来了’!”深圳市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处处长王常效在23日10时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根据指挥部部署,“五停”措施按“先非必要、后民生”原则分批实施:

  14:00起:全市停止所有非民生保障类施工、经营及市场交易活动,建筑工地全面停工,商场、超市、餐饮场所暂停营业,农贸市场仅保留基本生活物资供应;

  20:00起:地铁、公交、出租车、网约车全部停运,深圳机场取消所有航班,港口码头封闭;

  22:00起(实际提前至21日晚):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停课,寄宿制学校连夜组织非本地学生有序返家。

  与以往台风防御不同,此次“五停”首次明确“民生保障单位”范围,包括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消防、食品供应等12类行业,要求其采取“最小单元化运作”模式,确保基础服务不断档。例如,深圳水务集团在全市设置300个应急供水点,储备5000吨瓶装水;市供电局组建2000人抢修队伍,配备10台发电车随时待命。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深圳市委书记在23日凌晨的防御调度会上掷地有声。截至23日17时,全市已转移安置40.2万人,其中:

  沿海低洼地带:大鹏新区、盐田区、南山区等沿海区域转移居民12.3万人,启用学校、体育馆等室内场所作为临时安置点;

  工地工棚:全市1872个建筑工地全面清空,转移务工人员25.6万人,部分项目部开放办公室、会议室供工人留宿;

  特殊群体: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实行“一对一”帮扶,确保2.3万名老人、儿童安全。

  在福田区下沙社区,社区工作者李娟和志愿者们从22日晚开始逐户敲门通知转移。“有些老人舍不得家,我们就帮他们打包好药品、证件,背着下楼。”李娟说,“看到他们坐上大巴车,心里才踏实。”

  “五停”措施初期引发部分市民争议。23日上午,南山区科技园上班族王先生在社交媒体吐槽:“台风还没来就停工,是不是小题大做?”然而,随着气象部门持续发布台风动态,公众态度迅速转变。

  “看到气象图上那个巨大的漩涡,真的害怕了。”王先生在23日14时准时关停公司后表示,“生命比赚钱重要,政府这次行动果断,我们全力支持。”

  市民刘女士的经历更具代表性。她原计划23日晚带女儿参加钢琴比赛,得知停课通知后一度抱怨:“比赛筹备了半年,怎么说取消就取消?”但当她在新闻中看到台风可能引发的海水倒灌画面后,立刻给老师发去感谢信息:“安全第一,比赛以后还有机会。”

  深圳并非首次面对超强台风考验。2017年台风“天鸽”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暴露出工地塔吊加固不足、地下车库防洪标准偏低等问题。此后,深圳投入50亿元实施“台风防御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改造:

  建筑工地:强制安装风速监测仪,塔吊自动降节装置覆盖率达100%;

  地下空间:全市1200个地下车库入口增设防洪闸板,排水能力提升至每小时5000立方米;

  应急体系: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将响应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这些措施在此次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23日15时,台风“桦加沙”外围环流已影响深圳东部,但全市未出现重大险情报告。

  “深圳的‘五停’不是简单停摆,而是精密调度下的民生保障。”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台风研究所所长陈峰分析指出,此次防御体现三大进步:

  预警前置:提前48小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为人员转移和物资储备赢得时间;

  分级响应:根据台风路径和强度动态调整防御措施,避免“一刀切”造成的资源浪费;

  公众参与:通过短视频、社区广播等渠道普及防灾知识,市民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

  陈峰同时提醒,台风过后仍需警惕次生灾害:“暴雨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城市内涝,市民切勿在解除预警后立即返回危险区域。”

  作为拥有20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深圳的台风防御经验正受到国际关注。联合国减灾署专家在最新报告中指出:“深圳通过‘科技+制度+文化’三重保障,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城市韧性体系,其‘五停’机制为热带气旋高发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台风可以吹倒树木,但吹不垮深圳人的团结。”市民张女士在朋友圈写道,“这就是我们爱这座城市的理由——它不仅保护我们的生命,更守护我们的尊严。”

  截至发稿时,台风“桦加沙”中心距离深圳仅150公里。全市3.8万名抢险人员、2000余台应急设备已全部到位,40万转移群众在安置点内安然等待风雨过去。这场与自然的较量,深圳已做好最充分准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