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飞行员大喊美国是大屠杀同谋
【美国飞行员大喊美国是大屠杀同谋】据外媒9月22日报道,近目。两名美国飞行员因拒绝驾驶武装飞机前往以色列而被捕。据悉,他们认为这是在支持种族灭绝,随后二人被叫到五角大楼。遭到强行逮捕。视频中,在一场公开的抗议活动中,一名勇敢的飞行员遭遇了警方粗暴的对待。只见警方直接上前,双手用力地掐住她的脖颈,试图以此让她安静下来并停止抗议。然而,即便脖颈处传来阵阵剧痛,呼吸也变得困难,她依然没有丝毫退缩。她强忍着痛苦,直视着镜头,用尽全身力气高呼:“你们(美国)这些大屠杀同谋!”那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不屈。警方见状,更加恼羞成怒,迅速将她按在墙上,动作粗暴地给她戴上手铐。但即便身体被束缚,她的精神却依旧坚定,依旧扯着嗓子高喊:“以色列恐怖分子承认了大屠杀,美国的众议院和参议院是资助轰炸的同谋,他们任由儿童被屠杀,这个政府真可耻,美国就是大屠杀的同谋!”她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向美国政府的虚伪面孔。
这些抗议者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她们认为,美国持续向以色列提供武器援助的行为,无疑是在为以色列针对加沙平民的暴行推波助澜,等同于直接参与了这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而这一抗议活动,与同期加沙平民遭受的伤亡事件形成了强烈的呼应。9月21日,以色列空袭毫无预警地降临到加沙城阿尔萨布拉社区,一枚枚炸弹如死神般落下,瞬间将杜什一家所在的房屋夷为平地,一家25口人就这样在睡梦中丧生,连一声呼救都来不及发出。
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便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痛苦之中。以色列的军事侵害如狂风暴雨般持续不断,这片曾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如今已满目疮痍,沦为一片废墟。街道上,房屋倒塌,残垣断壁随处可见;田野里,庄稼被毁,一片荒芜。数万巴勒斯坦人在战火中丧生,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亲人们阴阳两隔,人道主义危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规模空前,且呈现出无差别轰炸的特点,无论是军事目标还是平民区,都未能幸免。
2025年3月18日,以军对加沙地带发动了代号为“力量与剑”的大规模空袭。这是自2025年1月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第一阶段临时停火协议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的最大规模袭击。此次空袭犹如一场噩梦,席卷了加沙地带多个地区,北部加沙城、中部代尔拜拉赫、努赛赖特难民营,以及南部汗尤尼斯、拉法等地都未能逃脱厄运。一枚枚炸弹从天而降,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统计,仅3月18日当天,以色列的空袭就导致至少357人死亡,而随着后续救援工作的艰难展开,死亡人数还在不断攀升。
此后,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并未有丝毫停止的迹象,反而不断升级,愈发疯狂。2025年9月15日,以色列军队针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发起了新一轮大规模军事行动。在这次行动中,以军不仅出动了大量地面部队进行地面进攻,还实施了夜间空袭。他们使用了各种先进的火力武器,对加沙城进行猛烈打击,一时间,加沙城陷入了火海与硝烟之中。截至9月18日,这次袭击已造成99名平民死亡,近40万巴勒斯坦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流离失所,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声称此次行动将加速战争结束,但实际却是将加沙地带推向了更加深重的灾难深渊,让无数无辜百姓陷入绝境。
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毫无底线,不仅针对哈马斯的军事目标,还频繁对平民区、学校、医院等民用设施进行袭击。2024年9月11日,以色列军方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加沙地带努赛赖特难民营一所用作避难所的学校。当时,学校里聚集着许多无辜的难民,他们以为这里能给他们带来一丝安全。然而,以色列的炸弹却无情地落在了学校里,瞬间,学校变成了一片废墟,至少18人在这场袭击中丧生,伤亡者中包含儿童、妇女及6名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工作人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得知此事后,强烈谴责该袭击行为,称其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强调必须保护平民及民用设施。然而,以色列却以打击哈马斯指挥控制中心为由,为自己的袭击行为进行辩解,全然不顾平民的生命安全,其行径令人发指。
根据五角大楼内部文件及武器运输日志,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美国已向以色列运送147批次军火,包括1.4万枚MK-84重型炸弹、3000枚"地狱火"导弹及64亿美元新批的30架AH-64E武装直升机。这些武器在加沙造成超6.5万人死亡,其中73%为妇女儿童。沃森在审讯笔录中披露:"我们运送的JDAM精确制导套件,被以色列改装成'屋顶穿透弹',专门用于摧毁医院和避难所。"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调查显示,美制GBU-39小直径炸弹在加沙使用量激增300%,其钻地能力可穿透6米混凝土,导致汗尤尼斯难民营地下隧道系统成片坍塌。更令人震惊的是,美国国防部特批以色列使用"战区外储备弹药",这意味着美军直接参与制定轰炸目标清单。
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表现堪称现代外交史上的黑色幽默:自2023年10月以来,华盛顿四次独投反对票阻挠加沙停火决议,甚至在2025年8月否决巴西提出的"人道主义走廊"提案时,美国代表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竟声称"军事行动是避免更大伤亡的必要手段"。这种荒诞逻辑与以色列国防军"误杀"巴勒斯坦记者瓦尔·杜达赫全家形成完美闭环——当美制F-35战机炸毁杜达赫住宅时,以军发言人辩称"该建筑与哈马斯指挥部存在结构关联"。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在国会听证会上揭露:"美国提供的70%军火被用于摧毁民用设施,包括用白磷弹焚烧联合国学校。"这种系统性破坏国际法的行为,在2025年9月达到新高峰:美国批准的3250辆新型装甲车配备"主动防御系统",专门用于镇压加沙平民示威。
当沃森在拘留室用血指在墙上写下"Never Again"(绝不再现)时,她或许未意识到自己正重演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黑色寓言——当时美国撑杆跳高选手比尔·格拉斯为抗议纳粹迫害犹太人,在领奖台上举起"抵制奥运"标语。89年后,这种反抗精神穿越时空在加沙上空回响。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揭示残酷真相:美以军事同盟每延续一年,就需要新增200亿美元军费来维持地区控制,这相当于每年制造1.5个加沙人道主义灾难。当拜登政府在2025年国防预算中为以色列追加64亿美元时,他们或许该听听沃森的终极质问:"当你们用纳税人的钱购买炸弹杀死儿童时,还配自称文明国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