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以色列放话:战争目标不仅限于加沙 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究竟发生了什么?
创始人
2025-09-23 17:05:27
0

  以色列放话:战争目标不仅限于加沙

  【以色列放话:战争目标不仅限于加沙】9月21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葡萄牙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当地时间9月22日下午,法国、摩纳哥、比利时、卢森堡、马耳他、安道尔也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至此,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然而,就在国际社会为“两国方案”推进欢呼之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当晚的电视讲话中宣称:“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不会止步于加沙,约旦河西岸、东耶路撒冷乃至整个‘历史性以色列土地’都将是目标。”这一表态与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外交突破形成尖锐对立,折射出中东和平进程的深层撕裂。此次欧洲六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是自2024年西班牙、爱尔兰、挪威三国首开先例以来,国际社会对“两国方案”的又一次集体背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对国际法框架下巴勒斯坦人民自决权的尊重”,也是对以色列长期扩建定居点、侵蚀巴勒斯坦领土行为的制衡。数据显示,自2025年初以来,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新建定居点住房已达3401套,E1区扩建协议更被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称为“对和平的公然挑衅”。

  欧洲国家的转向尤为显著。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声明中强调:“承认巴勒斯坦国不是对以色列的敌视,而是对1967年边界和东耶路撒冷地位等国际共识的重申。”德国总理默茨虽未直接承认,但明确表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已超出自卫范畴,必须接受国际监督”。这种态度转变与美国内部政策分歧形成呼应——尽管美国国务院仍坚持“承认问题应由巴以双方谈判解决”,但民主党内部已有47名议员联名要求拜登政府调整对以政策。

  面对国际压力,以色列的回应呈现出典型的“安全化”特征。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在9月22日的内阁会议上提交提案,要求“立即宣布约旦河西岸为以色列领土,并授权军队摧毁哈马斯在约旦河西岸的所有分支”。这一提案与内塔尼亚胡的“战争升级论”形成呼应,其核心逻辑可拆解为两点:

  以色列将哈马斯、杰哈德等武装组织与整个巴勒斯坦民族运动混为一谈,声称“承认巴勒斯坦国等于承认恐怖主义政权”。这种叙事忽略了巴勒斯坦内部改革派的存在——2025年8月,法塔赫与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PFLP)在拉姆安拉举行联合集会,呼吁“通过选举建立非武装政府”,但以色列以“安全风险”为由禁止国际观察员入境监督。

  内塔尼亚胡多次引用《圣经》中“应许之地”的表述,将现代以色列的领土诉求与犹太民族宗教情感绑定。这种叙事在以色列社会具有广泛基础——2025年9月的一项民调显示,62%的以色列犹太人支持“永久控制约旦河西岸”,而这一数字在定居者群体中高达89%。

  以色列的强硬立场已引发连锁反应。在加沙地带,以军自9月15日发起的“铁墙行动”已造成超400名平民死亡,4.8万人流离失所。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警告:“加沙北部正在经历系统性饥饿,约12%的儿童患有严重营养不良。”而在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军队9月21日突袭杰宁难民营,摧毁14栋居民楼,并逮捕23名巴勒斯坦活动人士。

  地区国家反应趋于激烈。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9月22日的紧急阿拉伯联盟会议上表示:“以色列的领土扩张必须被阻止,否则将引发第六次中东战争。”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则宣布向地中海东部派遣“阿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并重启与叙利亚的军事协调机制。

  当前局势暴露出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的深层矛盾。以色列以“打击哈马斯”为由对加沙进行无差别轰炸,却被西方媒体描述为“自卫行动”;而巴勒斯坦抵抗武装使用自制火箭弹反击,则被定性为“恐怖袭击”。这种双重标准削弱了国际法的权威性——联合国独立调查委员会2025年8月报告指出,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可能构成战争罪”,但美国仍在安理会否决了相关决议草案。国际社会承认巴勒斯坦国,却未推动巴内部改革。法塔赫与哈马斯的权力斗争持续至今,约旦河西岸的腐败问题与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相互交织。2025年6月,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每月需依赖国际援助支付60%的公务员薪水,这种“输血式”治理模式难以支撑国家建设。

  要打破当前僵局,国际社会需从“象征性承认”转向“实质性担责”。可参照《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和平总框架协定》,设立由联合国、欧盟、阿拉伯国家联盟共同参与的监督委员会,对以色列定居点扩建、巴勒斯坦选举进程等关键问题实施实时监控。借鉴北约“集体防御”原则,建立由埃及、约旦、土耳其等地区国家参与的“中东安全联盟”,替代以色列单方面主导的安全模式。2025年9月,埃及已提出“加沙-西奈半岛经济走廊”计划,拟通过投资基础设施缓解人道危机,这一方案值得国际社会支持。以色列经济部长舍特里特在9月22日的议会辩论中承认:“封锁加沙每年使以色列损失47亿美元贸易额。”国际社会可借鉴《欧共体-以色列联系协定》,推动巴以签署类似自由贸易协议,用经济利益绑定和平进程。

  当157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时,历史的天平已悄然倾斜。但承认本身不是终点,而是迫使冲突双方回归谈判桌的新起点。以色列的战争升级论与多国的承认潮,本质上是两种和平观的碰撞——前者坚信“武力塑造安全”,后者主张“权利奠定和平”。在这场博弈中,国际社会的智慧不在于选边站队,而在于构建一个让暴力失去土壤、让对话成为必然的制度框架。唯有如此,中东才能真正告别“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走向共存共荣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