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订单至今为零 美国豆农感受痛苦 美国各地农民都在发出越来越急迫的警告!
创始人
2025-09-23 15:06:02
0

中国订单至今为零 美国豆农感受痛苦

  【中国订单至今为零 美国豆农感受痛苦】2025年9月,美国中西部广袤的田野上,金黄的大豆在秋风中摇曳,这本是丰收的喜悦图景,却因中国订单的彻底归零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从伊利诺伊州到艾奥瓦州,从明尼苏达州到印第安纳州——这些占全美大豆总产量近半的核心产区,豆农们望着堆积如山的豆荚,却只能对着空荡荡的订单簿发出绝望的叹息。这场由贸易政策引发的危机,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撕裂美国农业的根基。“这是我躬耕一生中最黑暗的年份。”阿肯色州44岁的豆农唐纳站在自家仓库前,望着堆积的12万蒲式耳大豆苦笑。往年此时,他的农场早已被中国采购商的卡车挤满,而今年,连一通询价电话都未接到。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仍为零,而往年同期,本应有约8%-9%的美国大豆产量(约300万吨)完成对华出口。

  这种断崖式下跌并非偶然。2025年4月,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10%关税,叠加巴西大豆的低价冲击,美国大豆到岸价较巴西产品高出45美元/吨。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巴西已占据中国大豆进口市场72%的份额,而美国份额从2016年的40%暴跌至不足4%。更令豆农心碎的是,中国正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扩大国内种植面积等措施,将大豆进口依赖度从2018年的88%降至2025年的79%。

  “丰收成了诅咒。”北达科他州大豆种植者协会主席夏洛克的话,道出了全美豆农的困境。美国农业部预测,2025年大豆产量将达46亿蒲式耳,创历史新高,但价格却较2022年峰值暴跌40%。在伊利诺伊州,豆农每英亩亏损已达120美元,而化肥、农机等成本仍居高不下。

  这场危机正沿着供应链疯狂蔓延:运输业首当其冲:美国大豆运输联盟执行董事斯蒂恩霍克警告,中西部大豆通常通过铁路运往西北港口,但今年货运量预计下降60%,导致铁路公司裁员15%,卡车司机失业率攀升至12%。仓储业濒临崩溃:爱荷华州农民蒂姆·麦克斯韦不得不以每天200美元的成本租用临时仓库,而全美粮仓空置率已从5%飙升至35%。土地价值暴跌:密苏里大学农业经济学家帕特森指出,中西部农田价格较2022年下跌22%,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弃耕潮”。

  更严峻的是,这场危机正在掏空美国农村的经济根基。美联储调查显示,农场收入连续三年负增长,破产数量同比上升55%。在艾奥瓦州,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农机合作社因订单锐减70%被迫关闭,200名工人失业。

  “我们需要市场,不是政治秀!”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在拖拉机上对着镜头怒吼。这位肯塔基州农场主直言,特朗普政府“一边要求中国恢复采购,一边对欧盟施压加征关税”的矛盾政策,正在将美国农业推向深渊。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同比下降39%,而特朗普政府承诺的“农业援助计划”仅覆盖了豆农15%的损失。更讽刺的是,当美国豆农为生存挣扎时,特朗普却在社交媒体上炫耀:“我们的大豆产量将创纪录!”这种“丰收的耻辱”引发农民强烈反弹——在艾奥瓦州,超过60%的农民表示将在2026年大选中转投民主党。

  “这不是贸易战,是农民的生存战。”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沃尔指出,美国农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结构性脆弱,源于过去20年对单一出口市场的过度依赖。而中国通过“巴西替代+国内增产”的双轨策略,已成功构建起更具韧性的供应链。

  这场危机给全球化时代敲响了警钟:市场力量不可逆:中国用三年时间将巴西从第三大供应商推上首位,证明市场规律终将战胜政治操弄。供应链韧性决定胜负:中国通过建立多元供应体系,将大豆进口集中度从85%降至75%,而美国却因固守“中国依赖症”付出惨痛代价。农民利益不容政治化:当特朗普将农业作为“关税筹码”时,或许未曾想到,最先被牺牲的正是支持他的红脖子选民。

  “结束贸易战是唯一出路。”联邦参议员格拉斯利的呼吁,代表了美国农业界的共识。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何伟文指出,若美方取消对华单边关税,中国可考虑逐步恢复采购,但前提是“建立基于规则的贸易秩序”。这场危机也为中国提供了深刻启示:在保障粮食安全的道路上,既要坚持进口多元化战略,也要通过“一带一路”等平台深化与南美、非洲的农业合作,构建真正自主可控的供应链。正如巴西农业部长所言:“中国市场的稳定需求,是全球农业的压舱石。”当秋日的阳光洒在中西部田野上,唐纳的搅碎机发出刺耳的轰鸣——那些本应运往中国的金黄大豆,正被碾成饲料喂给牲畜。这场由贸易政策引发的悲剧,终将写入全球化反面教材。而历史早已证明:在经济的海洋中,没有哪个国家能通过筑墙独善其身,唯有开放与合作,才能让丰收的喜悦真正惠及每一个劳动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