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五常仅美国未承认巴勒斯坦国
【安理会五常仅美国未承认巴勒斯坦国】9月23日消息,据报道,23日凌晨,纽约联合国总部,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国与沙特共同主办的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上宣布,法国政府正式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声明中明确表示:"面对中东持续动荡的局势,我们必须竭尽所能维护'两国方案'的一切可能,这是实现持久和平的唯一可行路径。我们期待看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主权国家能够在和平与安全的框架下比邻而居,共同发展。"此外,马克龙还着重呼吁国际社会推动三方面行动:立即实现加沙地带全面停火、无条件释放所有被扣押人质,以及通过人道主义走廊缓解当地日益严峻的民生危机。根据联合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法国此次外交政策的调整,在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52个国家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人民自决权的支持达到新高度。除法国外,比利时、摩纳哥、卢森堡、马耳他、安道尔等欧洲国家也在会议期间同步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卢森堡首相弗里登明确表示,此举“针对的是内塔尼亚胡政府扩建定居点、接管加沙城的政策,而非以色列全体人民”。此前,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等国已于9月21日发表声明承认巴勒斯坦国,形成近年来规模最大的西方国家“承认潮”。
而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只剩美国未承认巴勒斯坦国。
美国成为安理会五常中唯一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暴露了其中东政策的深层矛盾。尽管美国官方声称“承认时机不成熟”,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其立场源于三大考量:首先,美国每年向以色列提供超38亿美元军事援助,并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否决涉巴勒斯坦决议。2024年4月,美国一票否决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申请,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谴责。其次,对巴勒斯坦内部治理的质疑:美国长期以“巴勒斯坦缺乏统一政府”为由拒绝承认,但这一理由正被现实削弱。2025年,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与哈马斯在埃及斡旋下达成《开罗和解协议》,承诺共同推动建国进程,尽管执行效果待察,但已部分回应美国关切。
最后,对“两国方案”可行性的动摇:美国副总统万斯曾公开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将引发下一场战争”,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直言“建立巴勒斯坦国是国家自杀”。这种立场与全球主流民意背道而驰——盖洛普民调显示,58%的美国人支持联合国所有会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此次多国集中承认巴勒斯坦国,直接源于加沙地带持续恶化的人道主义灾难。自2025年6月以色列批准接管加沙城计划以来,当地230万居民面临断水、断电、粮食短缺的绝境。由44国人员组成的“全球坚韧船队”试图突破以色列海上封锁运送物资,却遭以军拦截,两艘援助船在突尼斯港口接连起火,事件引发联合国紧急会议谴责。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冲突的唯一出路。联合国大会此前通过的《纽约宣言》明确支持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建立巴勒斯坦国,并要求以色列停止扩建定居点。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警告,以色列的扩张政策“正在摧毁‘两国方案’的基础”,而欧盟已暂停向以色列出口可能用于加沙地带的军事装备。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视频讲话中呼吁尚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效仿法国,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他强调:“152个国家的承认证明,巴勒斯坦建国已不可逆转,国际法必须得到尊重。”
尽管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建国的支持声浪高涨,但美国在安理会的否决权仍构成重大障碍。根据《联合国宪章》,巴勒斯坦要成为正式会员国,需经安理会推荐并获联大三分之二成员支持。2024年4月的投票中,12个安理会成员赞成、英国和瑞士弃权,仅美国一票否决,导致决议流产。分析人士指出,若美国继续阻挠,巴勒斯坦可能寻求通过联大升级观察员国权限,或推动更多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巩固事实建国地位。与此同时,以色列国内反对接管加沙城的声浪也在上升,中左翼政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拉皮德警告:“控制加沙城将引发几代人的灾难。”
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冲突中,国际社会的立场分化与地缘政治博弈仍在深化。而法国等国的最新动向或许预示着,一个更平衡的巴以问题解决框架正在形成——其核心,终将回归到马克龙所言的“和平与安全比邻而居”这一朴素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