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烟花秀引争议 日喀则通报
【始祖鸟烟花秀引争议 日喀则通报】9月21日凌晨,西藏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通过“云端珠峰”微信公众号发布通报,针对9月19日艺术家蔡国强与户外品牌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举办的《升龙》烟花秀展开全面核查。这场以“致敬自然”为名的艺术活动,因选址生态脆弱的高原地区,引发全网对“商业营销与生态保护边界”的激烈讨论。9月19日傍晚,蔡国强团队在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山脊上,通过火药爆破技术点燃三幕彩色烟花,形成一条动态“升龙”景观。活动视频经社交媒体传播后迅速引爆舆论——视频中,金色烟花在雪山背景下升腾,与“东方龙文化”“生生不息”等宣传语形成强烈视觉冲击。然而,这场被品牌方称为“探索高山文化”的艺术实验,却因选址在“亚洲水塔”核心区的生态敏感地带,触发环保人士与户外爱好者的集体抗议。据公开资料,江孜热龙地区平均海拔超4600米,属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该区域土壤层薄、植被恢复周期长达数十年,且是藏羚羊、雪豹等珍稀物种的栖息地。网友“青藏生态观察员”指出:“高原生态像玻璃一样脆弱,一次人为干扰可能需要数百年修复。”面对质疑,主办方曾强调三大环保措施:材料合规:烟花彩色粉为生物可降解材料,污染物排放符合国际奥委会及欧美多国标准;风险控制:燃放等级为最低风险的V级,噪音与光污染低于夜间焰火;生态修复:燃放前转移牧民牲畜、用盐砖引导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后立即清理残留物并翻土修复植被。但这些“科学背书”在高原特殊环境下显得苍白无力。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专家分析:“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平原地区可能3个月分解,但在零下低温、低氧环境中,降解速度会减缓数十倍,残留物可能渗入冻土层污染水源。”更令人担忧的是,活动视频显示烟花燃放点紧邻山体植被,尽管团队声称“翻土修复”,但高原植被根系一旦受损,恢复难度堪比“在玻璃上绣花”。
始祖鸟的沉默应对加剧了信任崩塌。事件发酵后,品牌方迅速删除所有宣传视频,却未对核心争议作出回应。其客服仅重复“始终致敬自然”的官方话术,而蔡国强工作室则将责任推给“执行方”。这种“回避式公关”与品牌早期形象形成鲜明对比——2020年,始祖鸟曾因发起“旧衣回收计划”获评“年度可持续品牌”,如今却被用户嘲讽为“用环保当遮羞布的商业作秀”。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品牌转型与用户价值观的撕裂。财报显示,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2025年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但技术服装部门增速已连续三年下滑。为拓展高端市场,品牌近年逐渐弱化专业户外属性,门店陈列从登山装备转向“厅局风”通勤装,价格却飙升至万元级别。此次烟花事件被用户解读为“为了艺术营销和流量,不惜践踏户外精神底线”。
9月20日,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江孜县分局负责人回应称,活动手续合规且“目前生态未受破坏”,但这一说法未能平息众怒。网友翻出2012年某剧组在卡诺拉冰川爆破导致永久性损伤的旧案,质疑“手续合法≠生态合理”。
压力之下,日喀则市委市政府于9月21日凌晨成立专项调查组,承诺“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通报特别强调:“将重点核查生物降解材料实际降解情况、燃放对土壤植被的物理破坏、对野生动物的长期影响等关键问题。”这一举措被视为对公众环保诉求的积极回应。
始祖鸟的困境折射出整个户外行业的转型阵痛。当北面、凯乐石等品牌纷纷通过攀岩节、雪山直播等营销活动争夺城市中产时,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生态责任成为共同命题。对比Patagonia“将全部利润投入环保”的坚守,中国户外品牌显然需要更深刻的价值观重构。
“真正的户外精神不是征服自然,而是敬畏与共生。”一名户外运动博主的评论获得点赞。这场争议提醒所有品牌:当消费者愿意为“环保”“专业”支付溢价时,任何对初心的背叛都将遭到反噬。喜马拉雅的夜空终将恢复寂静,但户外品牌如何守护那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仍是一个待解的长远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