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门店回应卖冷冻2年的西兰花:技术成熟,无防腐剂,可以食用!
创始人
2025-09-20 14:03:28
0

山姆门店回应卖冷冻2年的西兰花

  【山姆门店回应卖冷冻2年的西兰花】2025年9月19日,“冷冻2年的西兰花山姆也在卖”话题突然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对冷冻食品保质期、营养价值及商业伦理的激烈讨论。面对质疑,山姆会员店迅速回应,强调其冷冻西兰花采用“速冻锁鲜”技术,保质期经过科学验证,消费者可放心食用。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公众对预制菜技术认知的升级需求,也暴露出零售行业在食品安全透明度上的新挑战。

  9月19日上午,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山姆门店冷冻西兰花的包装照片,显示该产品保质期长达24个月。照片迅速引发连锁反应,部分网友质疑:“冷冻两年的蔬菜还能吃吗?”“花几百元会员费就买这个?”更有家长担忧:“给孩子吃两年前的西兰花,营养会不会流失?”

  争议焦点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消费者对“超长保质期”的天然抵触心理,二是公众对冷冻食品技术原理的认知盲区。尽管包装上明确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但“两年”这一数字仍触动了大众对食品新鲜度的敏感神经。

  面对舆论压力,山姆会员店迅速启动危机公关。当日下午,记者致电北京某山姆门店,工作人员详细解释了技术原理:“我们的冷冻西兰花采用速冻锁鲜工艺,蔬菜采摘后立即在-30℃以下环境急速冷冻,使细胞内水分形成微小冰晶,避免大冰晶刺破细胞壁导致营养流失。整个过程不超过30分钟,与普通缓冻完全不同。”

  该工作人员进一步强调,产品全程在-18℃以下冷链运输储存,并出示了第三方检测报告:“维生素C保留率达85%以上,膳食纤维几乎无损失,微生物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对于儿童食用安全性,对方明确表示:“只要不对西兰花过敏,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山姆的回应并非孤例。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长保质期预制菜的加工技术已相当成熟,速冻蔬菜无需添加防腐剂,其原理类似于罐头食品的高温灭菌或八宝粥的真空包装。”他以山姆热销的冷冻玉米粒为例:“这类产品通过预处理+速冻+气调包装三重保障,保质期可达18-24个月,且解冻后口感与新鲜产品差异极小。”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预制菜产业链的全面升级。记者从某冷冻食品企业获悉,现代速冻生产线已实现全自动化:从蔬菜清洗、切分到急速冷冻,全程仅需15分钟;金属探测仪可剔除99.9%的金属异物;X光机则能检测出密度异常的小石子或塑料碎片。这些投入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据行业数据,速冻蔬菜的加工成本是普通冷藏蔬菜的3倍以上。

  在社交媒体上,网友观点呈现明显分化。支持者认为:“超市明码标价,保质期写得清清楚楚,买不买是消费者自由。”“速冻技术能减少运输损耗,反而更环保。”上海白领李女士表示:“我常买山姆的冷冻混合蔬菜,煮汤炒菜很方便,营养损失总比外卖强。”

  反对声音则聚焦于“性价比争议”:“同样价格,为什么不买新鲜西兰花?”“会员制超市应该提供更高品质的商品,而不是卖‘库存货’。”更有消费者扒出山姆其他冷冻产品保质期:冷冻三文鱼18个月、冷冻混合莓果24个月、冷冻虾仁24个月,质疑其“用长保质期掩盖周转率问题”。

  这场风波暴露出零售行业的新痛点:当技术足以支撑超长保质期时,如何平衡商业效率与消费者知情权?

  山姆的应对策略颇具代表性:一方面在包装显著位置标注“速冻锁鲜”技术说明,另一方面培训一线员工掌握基础食品科学知识。北京某门店的冷冻食品区,促销员能熟练解释:“我们的冷冻牛排采用‘湿式熟成’技术,在-2℃环境下排酸21天,比新鲜牛排更嫩。”这种“技术可视化”策略,正在重塑消费者对冷冻食品的认知。

  但挑战依然存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消费者对“速冻”与“缓冻”的区别仍模糊不清,甚至有人误以为“冷冻时间越长,添加剂越多”。对此,朱丹蓬建议:“行业需要建立更通俗的科普体系,比如用‘细胞级冷冻’‘营养保留率’等指标替代技术参数,让消费者真正理解技术价值。”

  山姆冷冻西兰花事件恰逢两大消费趋势交汇点:一方面,年轻人“囤货式消费”兴起,山姆APP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冷冻蔬菜销量同比增长127%;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达到历史峰值,某调研机构报告显示,83%的受访者愿意为“技术可追溯”的食品支付溢价。

  在这场博弈中,企业正探索新平衡点。山姆宣布,将于10月起在冷冻食品区增设“技术解说屏”,动态展示速冻过程与营养检测数据;盒马则推出“短保冷冻”系列,将部分蔬菜保质期缩短至6个月,以满足“极致新鲜”需求。

  当我们在热搜上争论“两年西兰花能否吃”时,或许更该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新鲜”?是菜市场带着露水的西兰花,还是冰箱里随时待命的速冻蔬菜?答案或许没有对错,但可以确定的是:只有当技术透明度追上消费者认知升级的速度,这场关于保质期的争论才能真正平息。

  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我不怕吃冷冻两年的西兰花,怕的是不知道它为什么能保存两年。”山姆的回应开了个好头,但要让公众彻底放下焦虑,整个行业还需做得更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