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方辟谣长沙男子携新婚妻子跳楼
【警方辟谣长沙男子携新婚妻子跳楼】2025年9月17日,一则“长沙一男子带着新婚妻子从26楼跳下”的消息在网络平台迅速扩散,甚至衍生出“研究生夫妻抱女儿从27楼跃下”等骇人听闻的变种版本。这起引发公众恐慌的谣言,最终被长沙网警以一纸通报彻底击碎——经核实,网传信息纯属虚构,造谣者将面临法律严惩。9月15日起,多段以“长沙新婚夫妻跳楼”为标题的视频和图文在社交媒体疯传。部分内容声称“夫妻因家庭矛盾绝望自杀”,甚至附上所谓“遗书截图”,称“生活没有希望了”;更有账号编造“女方父母指责男方父亲是凶手”的戏剧化情节,引发大量网友转发评论。
这些谣言之所以能迅速传播,与其刻意迎合公众对“婚姻矛盾”“家庭悲剧”的敏感心理密不可分。例如,某视频平台上一则标题为《长沙一男子带着新婚妻子从26楼跳下,遗书:生活没有希望了》的短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评论区充斥着“婚姻是坟墓”“原生家庭害死人”等情绪化言论。然而,这些“细节”经核查均系拼凑:所谓“遗书”无任何真实笔迹鉴定,事件时间、地点模糊不清,甚至有账号将2024年某地旧案的现场照片移花接木,伪装成“长沙事发地”。
面对谣言的快速扩散,长沙网警于9月17日凌晨启动紧急响应机制。通过技术手段溯源,警方发现首个发布谣言的账号为某自媒体运营者李某,其为了吸引流量,将2025年2月某地一起无关跳楼案的旧闻改头换面,添加“长沙”“新婚夫妻”等关键词后重新发布。随后,该信息被多个营销号转载,并衍生出“研究生夫妻”“抱女跳楼”等变种版本。
“部分账号甚至通过AI换脸技术伪造‘现场视频’,严重扰乱公共秩序。”长沙网警负责人表示。截至9月18日,警方已依法对李某等5名首要造谣者行政拘留,并责令20余个转发账号删除不实信息。中华网等权威媒体同步发布辟谣声明,相关话题阅读量超2亿次,有效遏制了谣言进一步传播。
这并非长沙首次因“跳楼谣言”引发关注。2024年4月,长沙某烹饪学校女生坠楼事件中,曾出现“被造黄谣”“遭霸凌”等不实信息,最终被官方通报证伪。而此次“新婚夫妻跳楼”谣言的泛滥,再次暴露出部分自媒体为流量不择手段的乱象。
“婚姻矛盾、家庭悲剧是公众最容易共情的议题,造谣者正是利用这种心理制造恐慌。”社会学专家王教授分析指出,当前网络环境中,部分账号通过“编造极端案例—引发情绪共鸣—吸引流量变现”的链条牟利,已形成黑色产业链。例如,此次谣言中,某账号在发布虚假信息后,同步推送“婚姻心理咨询”“家庭纠纷调解”等广告,涉嫌商业欺诈。
更值得警惕的是,谣言对当事人亲属的二次伤害。据警方透露,此次谣言传播期间,长沙某小区多名居民向物业询问“是否发生跳楼案”,甚至有网友到涉事楼栋拍摄“探秘视频”,严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而真实案例中,2025年2月某地确有一对夫妻因家庭纠纷轻生,但该事件与长沙毫无关联,其家属在谣言传播后被迫发表声明,痛斥“消费死者”的行为。
针对此次谣言,长沙警方重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若造成严重后果,造谣者还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强。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6.2万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8.6万余人。此次长沙网警的快速行动,再次向社会传递明确信号:任何试图挑战法律底线、消费公众情感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从“新婚夫妻跳楼”到“研究生抱女坠亡”,每一次谣言的传播,都是对公众信任的透支,对网络生态的破坏。当我们在为“悲剧”唏嘘落泪时,是否想过:那些精心编造的故事背后,可能是一双双为流量不择手段的黑手?
长沙网警的辟谣,不仅是一场对虚假信息的狙击战,更是一次对公众理性的呼唤。唯有每个人都成为网络清朗空间的守护者,才能让谣言无处遁形,让真相照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