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沈阳9路18街仿佛“时间静止”了 9路18街鸣笛声震彻历史天空!
创始人
2025-09-19 08:03:33
0

沈阳9路18街仿佛“时间静止”了

  【沈阳9路18街仿佛“时间静止”了】2025年9月18日上午9时18分,辽宁沈阳的崇山路、市府大路、北陵大街等27条主干道骤然“凝固”——行驶中的车辆齐齐刹停,司机们摇下车窗、肃立鸣笛;行人驻足脱帽,低头默哀;连穿梭的外卖骑手也停下车轮,在雨中挺直脊梁。这一刻,沈阳全城仿佛被按下暂停键,唯有尖锐的防空警报刺破长空,与94年前那声划破东北夜空的炮响形成跨越时空的回响!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短短4个月内,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国土沦陷,3000万同胞沦为亡国奴。这段历史,被镌刻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上——那本翻至1931年9月18日的石制日历,弹孔累累、焦痕斑驳,无声诉说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每年这一天,警报声响起时,我总会想起爷爷的眼泪。”65岁的沈阳市民张建国站在市府大路旁,手中紧攥着泛黄的全家福。照片里,他年仅12岁的祖父作为难民逃至关内,临终前仍死死攥着从老家带来的半块砚台。“爷爷说,那是他唯一能带走的‘中国’。”

  自1995年起,沈阳将每年9月18日定为“国耻日”。2005年起,防空警报覆盖辽宁全省14个城市,并形成“9路18街”的固定鸣笛区域。今年,这27条道路的名单首次扩展至27条——新增的友好街、三好街等路段,串联起沈阳从历史伤痛走向振兴发展的时空轨迹。

  崇山西路:外卖骑手李强停下车,将头盔放在车筐里默哀。“订单可以超时,历史不能迟到。”他指着手机上的接单页面说,“平台今天特意发了通知,超时免责。”

  青年北大街:沈阳市第126中学的200名学生列队站立,每人手中握着一朵白色纸菊。“我们提前一周排练了默哀仪式。”班主任王老师眼眶泛红,“孩子们说,要让先烈看见,今天的中国少年腰杆笔直!”

  北陵大街与崇山路交汇处:交警的指挥手势从“疏导交通”变为“引导静默”。他脚下的积水倒映着路口红灯,与天空中的警报声形成诡异的静默交响。“9年站这个岗,每年这时都起鸡皮疙瘩。”他摸了摸臂章上的国旗徽标,“不是害怕,是骄傲——我们没忘。”

  据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统计,9月18日9时18分至9时21分,全市27条鸣笛路段共停驶机动车2.3万辆,无一起因鸣笛引发的交通纠纷。更令人动容的是,非鸣笛区域的市民也自发加入——

  在浑南区某商场,正在促销的乐队突然停下演奏,主唱举起话筒说:“让我们为历史沉默3分钟。”全场掌声雷动;

  地铁1号线列车在行驶至沈阳站时,司机通过广播通知乘客:“前方即将进入历史博物馆站,请全体起立默哀。”车厢内,年轻人扶起站立的老人,孩童踮脚看向窗外;

  甚至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一架即将起飞的航班也通过客舱广播宣布:“为铭记历史,我们将延迟3分钟起飞。”乘客们纷纷鼓掌,无一人抱怨。

  “这不是形式主义,是刻在骨子里的仪式感。”专家指出,“当一座城市愿意为历史停下脚步,说明它真正读懂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的深意。”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广场,14名来自东北大学的青年代表共同推动钟锤,撞响14声“警世钟”。钟声里,00后大学生陈雨桐举起手机直播:“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他总说‘你们现在的幸福,是无数人用命换的’。今天我想告诉更多人:我们没丢这份担当!”

  直播间里,网友留言:“我在哈尔滨,刚才楼下所有车都在鸣笛,我家5岁孩子问‘为什么叔叔阿姨们要按喇叭’,我说‘因为有些伤痛,不能随着时间愈合’。”这条留言获得1.2万点赞。

  更令人欣喜的是,历史记忆正转化为创新力量。今年8月,沈阳推出“九一八”数字纪念馆,通过VR技术还原北大营保卫战场景。上线首月,访问量突破500万人次,其中60%为青少年用户。“我们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和平。”项目负责人李娜说。

  沈阳的警报声,也引发国际关注。日本《朝日新闻》驻华记者在报道中写道:“在东京,人们忙着准备中秋赏月;而在沈阳,整座城市为历史静止。这种对比,令人深思。”韩国KBS电视台的评论则指出:“一个敢于直面伤痛的民族,才配拥有未来。”

  而在沈阳街头,一位俄罗斯游客的举动格外引人注目——他站在市府广场的苏联红军纪念碑前,与市民一同默哀。“我的祖父参加过诺门坎战役,他说过:‘侵略者的子弹,最终会射向自己。’”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今天,我替他向中国人民致敬。”

  当9时21分的警报声渐弱,沈阳重新恢复喧嚣。但那些停在路边的车辆、湿润的眼眶、紧握的拳头,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而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液里的基因。

  “我们纪念‘九一八’,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苦难中汲取力量。”在当天举行的沈阳市各界座谈会上,市委书记的发言赢得持久掌声,“今天的沈阳,是新中国工业摇篮,是‘共和国长子’,更是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先锋。我们用发展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

  当夕阳为残历碑镀上金边,一群小学生将手中的纸菊轻轻放在碑前。风起时,花瓣飘向远方,仿佛在诉说:94年过去,伤痛从未愈合;但94年过去,中国早已挺直脊梁!沈阳的“时间静止”,不是对历史的逃避,而是对未来的宣誓——我们铭记,我们自强,我们永志不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