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两名盲人带导盲犬爬泰山引争议 多次阻挡盲人前进,全国仅400多只导盲犬!网友:有种被糟蹋的感觉!
创始人
2025-09-19 06:03:55
0

  两名盲人带导盲犬爬泰山引争议

  【两名盲人带导盲犬爬泰山引争议】9月17日,山东泰安。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两位盲人手持登山杖,牵着导盲犬冒雨爬上泰山,引发网友热议。据现场视频,在持续降雨的天气中,导盲犬全程暴露在雨幕之下,身躯被雨水完全浸透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反观其主人,不仅身着严丝合缝的雨衣,还戴着防雨帽,将头部裹得密不透风,却自始至终都未对身旁的导盲犬采取任何遮雨防护措施。更让人揪心不已的是,当路过一处陡峭台阶时,导盲犬凭借敏锐的感知察觉到了潜在危险。它一次次用身体横在主人身前,试图阻挡主人继续前行,同时发出急促的示警声,仿佛在急切地呼喊:“这里有危险,别往前走了!”然而,主人却对犬只的警示充耳不闻,不仅不顾危险,还反复用盲杖用力敲打犬只的背部,同时伴随着严厉的呵斥声,驱赶它让开道路。在后续途中休息时,主人自顾自地拿出水壶,悠然地饮水解渴,全然没有留意到身旁的导盲犬因长时间辛勤劳作,正急促地喘息着。自始至终,主人都未曾给这只尽职尽责的导盲犬递上一滴饮用水。对此,网友们看法不一。有网友觉得盲人挑战爬泰山十分励志,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但也有网友担忧,导盲犬爬山可能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毕竟泰山约有7000级台阶,在暴雨中攀爬,导盲犬的关节极有可能遭受不可逆的损伤,这远远超出了它们日常城市导引的工作范畴和负荷。要知道,目前我国仅有400余只导盲犬,却要服务1700多万视障人士,而且单只导盲犬的培训成本就超过20万元。

  此举被指滥用稀缺资源博取流量,而非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对此,有网友表示:“眼睛看不见就不要给社会添负担了好吗?到时爬山中途发生意外,又得花费多少警力??”

  拍摄者王女士介绍,自己是下山路上遇到他们的,雨后山路湿滑,感觉导盲犬看起来很累,看到这一景象觉得很震惊。

  近日,两名盲人冒雨带导盲犬爬泰山一事引发广泛关注与激烈争议,这一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既映照出社会对盲人追求自我、挑战极限精神的复杂态度,也暴露出导盲犬资源使用合理性以及动物权益保护等诸多深层次问题。

  一方面,部分网友将盲人爬泰山视为励志之举,这反映出社会对残障人士积极融入生活、勇敢挑战自我的尊重与鼓励。盲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面对生活诸多不便时,依然怀揣着对探索世界、突破自我的渴望。爬泰山这一行为,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登山活动,更象征着对命运的不屈服,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肯定。这种精神值得赞赏,它激励着更多残障人士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拥抱丰富多彩的生活,也让社会大众看到了残障人士坚韧不拔的一面,有助于营造更加包容、理解的社会氛围。

  然而,另一部分网友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从导盲犬资源角度来看,导盲犬作为稀缺资源,其培养成本高昂且数量有限。全国仅 400 余只导盲犬,却要服务 1700 多万视障人士,单只培训成本超 20 万元。如此稀缺的资源,本应优先用于保障视障人士的基本生活需求,如日常出行、购物等。而此次带导盲犬爬泰山,尤其是在暴雨中攀爬约 7000 级台阶,这种远超日常城市导引职责的行为,被指滥用稀缺资源博取流量,并非导盲犬的合理使用范畴。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导盲犬在非必要的高强度工作中受到损伤,影响其后续为视障人士服务的能力,进而加剧导盲犬资源的紧张局面。

  动物权益保护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视频中,导盲犬全程淋雨且无防护,犬只因台阶陡峭多次试图用身体阻挡主人前进示警,却遭盲杖敲打和呵斥,中途休息时主人自顾喝水,未给导盲犬补充水分。这些画面令人痛心,也引发了公众对导盲犬在服务过程中是否得到妥善对待的质疑。导盲犬不仅是视障人士的“眼睛”,更是具有生命和情感的动物。它们为人类无私奉献,理应得到尊重和关爱。在追求人类自身目标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导盲犬的身心健康和基本权益。此次事件提醒我们,在利用导盲犬辅助视障人士生活时,必须遵循科学、合理、人道的原则,确保导盲犬能够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履行职责。

  两名盲人带导盲犬爬泰山这一事件,不能简单地以“励志”或“不当”来评判。它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促使社会在关注残障人士精神需求的同时,也要重视导盲犬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切实保障动物权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导盲犬使用的规范与管理,制定明确的指导准则,确保导盲犬资源真正用于服务视障人士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导盲犬的认知和尊重,营造一个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唯有如此,才能在鼓励残障人士积极生活的同时,避免类似争议事件的再次发生,实现人类与动物的共同福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