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证如山!这座要塞是日本侵华的罪证 320万劳工血泪浇筑!
创始人
2025-09-19 03:02:11
0

这座要塞是日本侵华的罪证

  【这座要塞是日本侵华的罪证】2025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黑龙江省东宁市东宁要塞遗址前,数百名市民手持白菊静默伫立。这座被日军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的庞大军事堡垒,在阴雨中更显肃杀——潮湿的混凝土通道里,凝结的水珠沿着弹痕斑驳的墙壁滑落,仿佛在诉说80年前320万中国劳工的泣血控诉。“每推进10米,就要倒下300条人命。”东宁要塞博物馆研究员王宗仁指着勋山要塞深处300米长的通风井,声音颤抖。这座始建于1934年6月的军事要塞,横跨中俄边境110公里纵深,其地下工事最深处达800米,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指挥所、弹药库、发电所与地面暗堡构成交叉火力网,被日军吹嘘为“东亚最大军事堡垒”。

  但辉煌的军事工程背后,是18万中国劳工的血肉之躯。据黑龙江省档案馆最新解密的“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显示,日军通过“骗招”“抓捕”等手段,从华北、华中强征320余万人参与要塞建设。在东宁,劳工们每日工作16小时以上,食物仅为发霉的高粱米掺锯末,疾病与虐待导致死亡率高达97%。“他们实行‘生死轮换制’,一批人累死后立刻换新一批。”王宗仁展示着1942年日军《劳工管理手册》,泛黄纸页上“死尸处理费每人2元”的字样触目惊心。

  在老城子沟村2万平方米的劳工坟场,1994年考古发掘出的4000具尸骨令人窒息。博物馆内陈列的三具劳工遗骸中,一具双腿被齐齐锯断——这是1938年32名劳工试图逃跑时,日军为震慑他人实施的集体屠杀。“他们甚至没有名字,只有编号。”王宗仁抚摸着锈迹斑斑的劳工号牌,“要塞里每个通风口都埋着白骨,每块混凝土都浸透鲜血。”

  东宁要塞的罪恶远不止于强征劳工。在勋山脚下,一个直径15米的混凝土深坑无声控诉着日军的兽性——这里曾是饲养80余只军用狼狗的“活人饲料场”。“逃跑者会被剥光衣服扔进狗圈,日军称之为‘快乐教育’。”王宗仁带领记者来到坑边,石壁上密密麻麻的抓痕至今清晰可见。1943年《东宁宪兵队日志》记载,仅1942-1943年,就有2700余名劳工葬身狼腹。

  更令人发指的是系统性性奴役。要塞周边39处慰安所遗址中,2000余名来自中、朝、俄的女性被编号管理,日均接待日军40-50人次。在要塞博物馆保存的1944年《东宁驻屯军性病统计表》中,“淋病感染率89%”“梅毒感染率67%”等数据,与幸存者李秀英的证词相互印证:“我14岁被掳来,每天被铁链锁在床上,日本兵排着队……逃跑的人会被当众剥皮。”

  这些暴行与南京大屠杀、731部队人体实验等罪行,共同构成侵华日军的犯罪网络。正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在东宁要塞留言簿所写:“当我在万人坑看到堆积的尸骨,突然明白,南京的惨案不是孤例,而是整个民族的伤痛。”

  面对铁证,日本右翼势力仍在狡辩。2025年8月,日本政府发言人竟称“东宁要塞是苏联宣传产物”,引发国际舆论哗然。然而,历史不容篡改:

  档案证据:黑龙江省档案馆公布的62件专题档案中,《东宁劳工名册》记载着12.3万名受害者信息;俄罗斯解密的伯力审判档案显示,731部队曾在此进行鼠疫杆菌实验。

  物证链:要塞内发现的刻有“731部队专用”的手术器械、带有“南满铁道”标记的毒气罐,与哈尔滨平房区罪证陈列馆新展出的3010页细菌战档案形成闭环。

  人证网络:从731部队“少年兵”清水英男到东宁要塞幸存者张德发,300余名亲历者的证词被录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数据库。2025年7月,日本历史学者山添拓在国会展示的1944年《东宁驻屯军作战日志》,明确记载“使用生物武器攻击苏军”的命令。

  “这些证据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被碾碎的人生。”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指出,东宁要塞与虎头要塞(二战终结地)、平顶山惨案遗址等构成侵华罪行的地理坐标系,“当年轻人触摸要塞墙壁上的弹痕,就是在触摸历史的温度。”

  今日的东宁要塞,已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9月18日,要塞遗址前的广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会敲响14声警世钟——对应14年抗战历程。2025年新增的“劳工血泪”全息投影展区,通过AI技术还原了1938年冬至那场导致1.2万人冻死的暴风雪灾难。

  “我们不仅要记住仇恨,更要思考如何避免悲剧重演。”东宁要塞博物馆馆长王丹丹透露,该馆正与马来西亚槟城峇都茅战俘营博物馆、德国达豪集中营纪念馆共建“战争遗址教育联盟”,“当德国中学生通过VR技术走进东宁要塞,当马来西亚青少年朗读劳工日记,人类对和平的共识正在跨越国界。”

  站在勋山要塞观景台远眺,乌苏里江对岸的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炊烟袅袅。80年前,这里曾是日军“北进派”梦想的跳板;80年后,中俄联合反法西斯展览正在要塞遗址巡展。当九一八的警报声再次响彻神州,东宁要塞的每一块砖石都在发出呐喊——这不是一座冰冷的军事废墟,而是320万劳工用生命铸就的警示碑。它提醒我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而守护和平,永远需要清醒的记忆与不屈的抗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