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少女”傅园慧换了新“泳道”
【“洪荒少女”傅园慧换了新“泳道”】2025年9月,浙江大学新生军训场上,一个熟悉的身影引发热议——身着迷彩服的傅园慧与学生们并肩训练,标志性的灿烂笑容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这位曾以“洪荒之力”点燃里约奥运会的游泳冠军,如今以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教师的身份开启人生新篇章。从泳池到讲台,从“洪荒少女”到“傅老师”,她用行动诠释:人生从无终点,只有不断跃入新赛道的勇气。
时间倒回2016年8月8日,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现场。当傅园慧得知自己以58秒95的成绩晋级决赛时,瞪圆的双眼、张大的嘴巴和那句“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瞬间引爆全网。这个率真可爱的“表情包女孩”,让世界记住了中国游泳的活力与幽默。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份“洪荒之力”的背后,是她运动生涯最艰难的至暗时刻。备战期间,傅园慧遭遇项目调整——从擅长的50米仰泳转向需要更强耐力的100米项目;教练生病导致训练计划频繁变动;伤病如影随形,淋巴发炎、腰间盘突出、肩伤复发……在澳大利亚集训时,她曾因训练强度过大崩溃痛哭,却又在第二天咬着牙跳进泳池。“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她后来在采访中坦言,“每天走路都走不动,但心里有个声音:不能放弃。”
这种“死磕”精神在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上达到极致。50米仰泳决赛,她以0.01秒之差错失金牌,梗着脖子强忍泪水的一幕让无数人心疼。“训练时明明能游得更快,为什么比赛时腿像被封印了?”她在微博置顶的小作文中写道,“我痛苦、挣扎,因为我想变强啊!”这条微博至今未删,成为她与自我较量的见证。
里约的爆红让傅园慧陷入两难。一方面,她成为国民偶像,综艺邀约、代言广告纷至沓来;另一方面,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成绩配不上名气”“靠表情包博眼球”。2018年游泳世锦赛后,她因状态下滑被批“昙花一现”,甚至在机场被路人当面嘲讽:“你就是那个只会搞笑的运动员?”
“那段时间我像困在玻璃罐里,”傅园慧回忆,“拼命想证明自己,反而越游越差。”她尝试调整技术、增加训练量,却因过度疲劳导致成绩进一步下滑。2023年,伤病和教练生病的双重打击让她最终选择退役。“放下泳镜的那一刻,我哭了整整一小时。”她说,“不是因为遗憾,而是终于敢承认:我也需要休息。”
退役后的心理适应远比想象中艰难。傅园慧坦言,最初几个月她不敢看游泳比赛直播,甚至路过泳池都会加快脚步。“好像突然失去了身份标识,不知道自己是谁。”直到有一天,她在整理旧物时翻到里约奥运会的参赛证,背面写着自己当时写的话:“不管结果如何,你已经是英雄。”那一刻,她突然释然:“原来我早就证明过自己,何必活在他人的期待里?”
2025年初,傅园慧正式入职浙江大学,负责公共体育课程的游泳教学。从运动员到教师,身份转变带来全新挑战。“第一次备课到凌晨三点,”她笑着说,“怕讲不好动作要领,对着镜子练了上百遍示范动作。”为了设计更科学的课程,她旁听了教育学、运动心理学等多门课程,甚至向物理系教授请教流体力学在游泳中的应用。
她的课堂很快成为浙大“网红课”。有学生记录下这样的场景:傅园慧蹲在泳池边,手把手纠正学生的打腿姿势,突然模仿起学生生硬的动作,夸张地扑腾着水花,引得全场大笑。“她总能用幽默化解紧张,”大二学生李萌说,“有次我总学不会换气,急得想哭,傅老师突然说:‘想象你在吃火锅,深呼吸——吸气——吐气——涮毛肚!’我一下子就放松了。”
这种“快乐教学”理念源于傅园慧的亲身经历。“我见过太多运动员因压力崩溃,”她说,“游泳不该是痛苦的事,我要让学生享受在水中的自由。”为此,她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定制方案:零基础学员从“吹泡泡游戏”学换气,进阶学员则通过“水中接力赛”提升耐力。她甚至在课程大纲里加入“心理建设”模块,教学生如何应对挫折。“‘洪荒之力’不是蛮干,”她常对学生说,“而是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傅园慧的转型引发广泛共鸣。有网友评论:“她让运动员的价值不再局限于奖牌,而是传递永不言弃的精神。”事实上,这种精神早已超越体育范畴。2024年,她发起“洪荒之力公益计划”,为偏远地区儿童捐赠游泳装备;2025年,她担任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培训导师,用亲身经历鼓励年轻人:“失败不可怕,怕的是失去重新出发的勇气。”
面对“洪荒少女”的标签,如今的傅园慧已能坦然笑对。“以前觉得它是个枷锁,现在发现它是礼物。”她说,“如果我的故事能激励一个人走出低谷,那‘洪荒之力’就有了更深远的意义。”这种豁达,让她在2025年教师节收到一份特殊礼物——一名曾因抑郁休学的学生,在她的鼓励下重返校园,并在信中写道:“您让我明白,人生没有‘太晚’,只有‘不敢’。”
从5岁第一次跳进泳池,到如今站在大学讲台,傅园慧的人生轨迹恰似她最爱的仰泳——看似直线前进,实则充满转折与突破。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时,她望向窗外飘落的银杏叶,轻声说:“我想写一本书,记录运动员退役后的心理重建;也想办游泳夏令营,让更多孩子爱上水……”话音未落,她又露出标志性的狡黠笑容:“当然,如果浙大允许,我还想开个‘洪荒之力’表情包设计课!”
这一刻,那个在里约赛场横空出世的“洪荒少女”,与眼前这个幽默智慧的“傅老师”完美重叠。她用30年人生证明:真正的“洪荒之力”,不是某一刻的爆发,而是永远保持跃入新赛道的勇气;不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而是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