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高层:一分钟内遭12枚导弹袭击 停火提案审查未竟,导弹突袭降临!
创始人
2025-09-18 14:05:03
0

哈马斯高层:一分钟内遭12枚导弹袭击

  【哈马斯高层:一分钟内遭12枚导弹袭击】9月17日晚,卡塔尔多哈的夜空被12枚导弹的轰鸣撕裂。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委员加齐·哈马德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直播连线时,首次公开披露了9月9日以色列空袭的惊魂细节:“导弹如雨点般落下,持续不断,不到一分钟内发射了约12枚,整个会议室被震得摇晃,玻璃碎片飞溅,我们必须在生死瞬间做出反应。”这场针对哈马斯谈判代表团的精准打击,不仅暴露了以色列对国际法的蔑视,更将本已脆弱的加沙停火进程推向深渊。当地时间9月9日下午,哈马斯谈判代表团正在多哈西湾区一栋住宅楼内,紧急审查卡塔尔转交的美国停火提案。这份由特朗普政府推动的方案,被视为结束加沙地带长达两年冲突的关键契机。然而,就在代表团成员哈利勒·哈亚、哈立德·迈沙阿勒等核心人物围坐讨论时,刺耳的防空警报撕裂了空气。“我们刚展开文件不到一小时,爆炸声就炸响了。”哈马德回忆道。以色列国防军与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联合策划的“烈焰之巅”行动,在此刻露出獠牙——15架F-35隐形战斗机从本土起飞,跨越1800公里直扑多哈,在数秒内向目标建筑发射10枚精确制导导弹。尽管哈马斯声称“以方图谋未能得逞”,但现场照片显示,住宅楼被炸出直径数米的窟窿,周边建筑玻璃尽碎,浓烟遮蔽了多哈的天际线。这场袭击造成至少6人死亡,包括哈亚的儿子、办公室主任及三名保镖,另有一名卡塔尔安全部队人员殉职。哈马斯在声明中痛斥:“这是令人发指的罪行,是对国际准则的粗暴践踏,再次证明以色列政府从未真正寻求和平。”以色列将此次行动定义为“反恐必要措施”,声称目标是“策划2023年10月7日阿克萨洪水行动的哈马斯核心成员”。然而,国际社会迅速戳破了这一说辞——袭击发生时,哈马斯代表团正在讨论停火方案,而非策划袭击。更耐人寻味的是,以色列选择在卡塔尔境内动手,彻底打破了“调解国主权不可侵犯”的中东外交潜规则。

  军事层面:以色列动用了其最先进的F-35战机与“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展示了对中东核心地带的“定点清除”能力。据开源情报显示,美军乌代德空军基地的加油机为以军战机提供了空中支援,白宫虽事后宣称“美军在袭击前一刻才获知”,但以色列第12频道电视台援引美方官员的话称:“特朗普批准了此次行动。”

  政治层面:内塔尼亚胡政府正面临国内右翼联盟的施压。自2020年因贪腐案被起诉以来,他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推迟出庭。此次袭击前,耶路撒冷刚发生枪击事件致6人死亡,加沙地带亦有4名以军士兵丧生。内塔尼亚胡借机转移视线,将国内矛盾引向外部,其支持率在袭击后飙升12%,不信任投票被推迟。

  外交层面:卡塔尔作为中东调解者,此前成功斡旋阿富汗和平进程,并主导加沙停火谈判。以色列的袭击不仅扇了卡塔尔一记耳光,更让美国陷入两难——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承认“消灭哈马斯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但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怒斥这是“国家恐怖主义”,并暂停了与美国的防务合作谈判。

  袭击发生后,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召开会议,秘书长古特雷斯谴责:“这是对卡塔尔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公然侵犯,必须立即停止所有单边军事行动。”伊朗、沙特、埃及等12国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对以色列启动国际调查;中国驻卡塔尔大使馆发布安全警告,强调“导弹落点距使馆仅800米,严重威胁外交人员安全”;上合组织更直接点名:“以色列的行为已构成战争罪。”

  卡塔尔的愤怒尤为强烈。作为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卡塔尔不仅为美军提供乌代德空军基地,还与伊朗、沙特保持微妙平衡。然而,以色列的袭击让这种平衡彻底破裂。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揭露:“美方声称提前45分钟通知我们,但实际是在爆炸发生10分钟后才来电,这是对盟友的彻底背叛。”

  哈马斯在袭击后宣布暂停与以色列的所有谈判。高级官员塔希尔·努努质问:“当调解国境内都不再安全,谈判如何继续?”这一表态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共鸣——自2023年10月加沙冲突爆发以来,卡塔尔、埃及已组织17轮谈判,但以色列的“斩首行动”让所有努力化为泡影。

  更讽刺的是,美国此次提出的停火方案,核心条款包括“48小时内释放所有人质”与“以色列逐步撤军”。然而,以色列在谈判期间发动袭击,无异于向哈马斯传递明确信号:只有无条件投降,才能换取生存。这种逻辑,与2020年特朗普推动“世纪协议”时如出一辙——当时,以色列在白宫签署协议前夕,突然宣布在约旦河西岸新建定居点,彻底葬送和平希望。

  以色列的冒险行动,暴露了其战略困境:通过军事手段无法消灭哈马斯,反而会催生更顽强的抵抗。也门胡塞武装在袭击后立即向以色列发射高超音速导弹,黎巴嫩真主党也加强了对戈兰高地的炮击。正如巴勒斯坦学者胡萨姆·达贾尼所言:“以色列不相信政治解决方案,他们只相信暴力可以维持统治,但这将把整个中东拖入深渊。”

  而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卡塔尔袭击事件是一面镜子——当联合国机制失效、大国利益凌驾于法律之上时,弱者的命运只能任人宰割。哈马德在直播中强硬表态:“我们不惧怕特朗普的战争威胁,也不会接受任何关于处置被扣押人员的指示。真正杀害以方人质的,是内塔尼亚胡的侵略政策。”

  从多哈的硝烟到加沙的废墟,中东的悲剧不断重演。以色列的导弹或许能摧毁建筑物,却无法摧毁巴勒斯坦人民对自由的渴望;美国的袒护或许能暂时掩盖罪行,却无法掩盖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呼声。历史告诉我们,暴力只会孕育更多暴力,而真正的和平,始于对主权的尊重、对法律的敬畏,以及对弱者尊严的守护。当12枚导弹划破多哈的夜空时,它们不仅击中了哈马斯的会议室,更击碎了人类对文明的最后幻想。唯有铭记这一夜的教训,中东才能走出“以暴制暴”的死循环,走向真正的和解与共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