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落地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靴子落地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9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于当地时间下午2时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这是美联储自2024年连续三次降息后,时隔一年再次启动利率调整,也是2025年首次降息。这一决策如同一枚投入全球金融市场的“深水炸弹”,瞬间引发美元指数跳水、美股剧烈波动、非美货币集体走强等连锁反应,更将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美联储独立性争议等深层矛盾推至台前。美联储在声明中直言,此次降息源于“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长放缓、就业增长放缓且失业率略有上升”。数据显示,美国8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仅2.2万个,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5万个,而7月数据更被大幅下修至1.1万个。劳动力市场“活力不足”的表述,首次出现在美联储官方声明中,取代了此前“稳健”的判断。
“当前美国就业市场正从‘过热’转向‘平衡’,但下行风险显著加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他特别提到,招聘率处于历史低位,若企业裁员增加,失业率可能快速攀升至4.5%以上——这一水平被经济学家视为衰退预警信号。
然而,通胀压力并未因经济放缓而消退。8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核心PCE上涨2.9%,均高于2%的长期目标。鲍威尔承认,商品价格上涨(部分由关税政策推动)是通胀黏性的主因,但强调“长期通胀预期仍稳定”。
这种“就业疲软+通胀高企”的组合,令美联储陷入两难:若激进降息刺激经济,可能加剧通胀;若维持高利率,则可能加速就业市场恶化。最终,委员会以11票赞成、1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降息25个基点的决议,唯一投反对票的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主张降息50个基点。
美联储决议公布后,全球金融市场瞬间“变脸”。美元指数直线跳水至100.23,创2025年以来新低,随后因鲍威尔“渐进式降息”的表态大幅反弹;美股三大指数短线冲高后迅速跳水,道琼斯指数收盘涨0.57%,而纳斯达克指数跌0.33%,显示科技股对利率敏感度更高。
“市场正在重新定价美国经济衰退风险。”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祖斯指出,点阵图显示19位官员对年内降息路径存在巨大分歧——9人支持再降息两次,6人认为无需再降,甚至有1人预期加息。这种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资产,转而寻求避险。
非美货币则迎来狂欢。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升破7.10关口,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欧元对美元汇率突破1.12,日元升至140附近。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叠加中国稳汇率政策发力,人民币被动升值动能强劲。”
大宗商品市场同样反应剧烈。黄金价格突破26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原油价格因美元走弱和需求担忧交织,在70美元/桶附近震荡。
此次降息决策,被市场普遍视为美联储向政治压力的“部分妥协”。自2025年1月上任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批评美联储“阻碍经济增长”,甚至在9月15日威胁要“解雇不配合的理事”。
巧合的是,就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前两日,参议院确认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加入美联储理事会。米兰成为自1935年以来首位在行政部门任职的理事,且在首次投票中即主张降息50个基点。尽管鲍威尔强调“美联储决策基于数据而非政治”,但米兰的任命仍引发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广泛质疑。
“当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深度绑定,市场将不得不为‘政策失误’定价。”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威尔逊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和财政扩张倾向,可能抵消降息对经济的刺激效果,甚至引发“滞胀”风险。
对于新兴市场而言,美联储降息无疑是一场“及时雨”。美元走弱缓解了非美货币的贬值压力,为各国央行调整货币政策腾出空间。印度、巴西等国央行已暗示可能跟进降息,以刺激本国经济增长。
然而,专家提醒,降息周期的开启并不意味着风险消退。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指出,若美国经济在2026年前陷入衰退,全球贸易收缩和金融市场动荡可能加剧;而特朗普政府若继续推行“高关税+强美元”政策,新兴市场将面临资本外流和债务危机的双重冲击。
“美联储降息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起点,而非终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言人赖斯表示,各国需加强政策协调,避免陷入“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贬值。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看似是一个技术性决策,实则折射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治理的深层矛盾:如何在刺激增长与控制通胀间取得平衡?如何维护中央银行独立性以抵御政治干预?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国际货币体系?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或许更需关注的是:在利率波动、汇率震荡、资产价格重估的复杂环境中,如何通过多元化配置分散风险?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则需警惕“降息竞赛”引发的全球债务泡沫,避免重蹈2008年金融危机的覆辙。
正如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结束时所言:“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它只能为经济创造有利条件。真正的复苏,需要企业投资、家庭消费和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在这场全球经济的“压力测试”中,唯有理性、协作与改革,才能穿越不确定性,抵达可持续增长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