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收评:创业板指再创阶段新高
【A股收评:创业板指再创阶段新高】2025年9月17日,A股市场在科技与金融双轮驱动下强势震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37%,深证成指涨1.16%,创业板指涨1.95%再创阶段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3767.4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353.24亿元,连续多日站稳2.3万亿元关口。全市场2504只个股上涨,80只涨停,资金聚焦机器人、芯片、多元金融等前沿领域,市场结构性行情特征显著。今日市场最亮眼的表现莫过于科技板块的全面崛起。机器人概念再度掀起涨停潮,景兴纸业、长龄液压等十余股封板,卧龙电驱、三花智控等龙头股创历史新高。这一板块的强势得益于政策与产业共振:工信部近期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叠加特斯拉Optimus量产预期升温,资金对产业链的布局从零部件向整机延伸。芯片产业链同样表现抢眼,中芯国际股价突破千亿市值,波长光电、永新光学等股快速涨停。消息面上,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升级反而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国内光刻机、先进封装等细分领域订单饱满,中芯国际二季度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2%,验证行业高景气度。
除科技外,多元金融板块成为市场另一焦点。建元信托二连板,中粮资本涨停,反映资金对低估值蓝筹的修复预期。券商研报指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信托、期货等非银金融子行业有望迎来政策红利,叠加高股息属性,吸引长线资金配置。风电设备板块的异动则与行业基本面改善密切相关。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8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同比增长120%,海上风电审批加速,明阳智能、金风科技等龙头股近期获北向资金大幅增持。技术面上,风电板块指数突破年线压制,形成右侧交易机会。
尽管市场整体活跃,但结构性分化特征依然明显。贵金属板块受国际金价回调拖累,西部黄金大跌超5%,反映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周期延长的担忧。旅游、猪肉、白酒等消费板块亦表现低迷,贵州茅台微涨0.43%,五粮液下跌1.2%,显示资金对经济复苏斜率的谨慎态度。值得关注的是,北证50指数逆势下跌0.6%,与主板形成鲜明对比。分析人士认为,北交所个股以中小市值为主,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阶段,资金更倾向于流向确定性更强的科技蓝筹,导致北交所流动性承压。
今日两市成交额突破2.3万亿元,创年内新高,杠杆资金与北向资金成为主要推手。据统计,融资余额连续5日净增加超200亿元,主要加仓方向为电子、电力设备等成长板块;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85亿元,宁德时代、中芯国际、东方财富获净买入额居前,显示外资对A股核心资产的重估。机构观点方面,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提出“科技创新牛”概念,认为在全球科技革命与国内产业升级背景下,A股有望走出独立行情;而华泰证券则提醒,需警惕短期交易过热风险,建议投资者关注业绩与估值匹配度。
综合来看,当前市场呈现“科技领涨、金融护航、消费拖底”的格局。创业板指再创新高后,需关注3200点上方技术压力;而沪深300指数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为指数上行提供安全垫。策略上,建议聚焦三条主线:
科技自主可控:半导体设备、人形机器人、AI算力等硬科技领域;
政策红利方向:多元金融、风电、低空经济等受政策驱动的板块;
高股息防御:电力、运营商等现金流稳定的行业。
市场永远在波动中寻找平衡,而今日的万亿成交与结构性狂欢,或许正是A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