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误坠深井又遭蛇咬 54小时后获救 手指死死抠住井壁石缝,54小时绝境求生终获救!
创始人
2025-09-18 08:02:22
0

女子误坠深井又遭蛇咬 54小时后获救

  【女子误坠深井又遭蛇咬 54小时后获救】近日,福建省晋江市灵源街道一片荒林中,救援队员杜晓航在过膝高的杂草堆中突然捕捉到一缕微弱的呻吟。循声扒开井口覆盖的藤蔓,眼前一幕令所有人倒吸冷气:48岁的湖南籍女子覃女士浸泡在4米深的冰水中,苍白的手指仍死死抠住井壁石缝,身体因长时间浸泡已浮肿发白。这场持续54小时的生死救援,不仅创造了晋江市野外生存救援的奇迹,更让全社会见证了生命的顽强与人间大爱的力量。9月13日上午9时,在晋江某鞋厂工作的覃女士像往常一样到工厂后方的树林散步。这片看似平常的荒林暗藏杀机——一口直径仅1.2米的废弃机井被茂密杂草完全遮蔽。当她一脚踩空坠入井中时,会游泳的本能让她迅速浮出水面,但井壁湿滑的青苔和上窄下宽的特殊结构,彻底断绝了自救可能。

  “第一天被蛇咬的时候,我整条手臂都麻了。”覃女士回忆,落井次日清晨,三条水蛇突然从井底石缝窜出,其中一条在她右前臂留下深深的牙印。经泉州市第一医院诊断,虽为无毒蛇,但伤口感染引发高烧,加上井水温度长期维持在12℃左右,导致她出现严重失温症状。更残酷的是,每当听到井口传来搜救声,她拼尽全力呼喊却始终得不到回应——“最近时离井口只有3米,但杂草太高,他们根本看不到我。”

  在黑暗与寒冷中,覃女士展现出惊人的生存智慧。她用双手抠下三块井壁碎石垫在脚下,将身体固定在离水面20厘米处;饿了就喝混着泥沙的井水,渴到极致时甚至尝试咀嚼井壁的青苔;当蚊虫叮咬引发全身脓包时,她用井水反复冲洗伤口防止感染。“我告诉自己,70岁的母亲还在老家等我,女儿刚上大学,我不能放弃。”这份对家人的牵挂,支撑着她创造了医学奇迹——正常人浸泡冰水超过2小时就会失温昏迷,而她竟坚持了整整54小时。

  9月14日下午2时,覃女士的儿子李先生从深圳赶回晋江,此时距离母亲失踪已过去29小时。面对焦急的家属,晋江市瑞桐蓝天应急救援中心队长杜晓航当即决定启动三级应急响应:10名专业队员携带热成像无人机、水域探测仪展开地毯式搜索,同时协调灵源派出所调取周边3公里内所有监控录像。

  “传统搜救方式在密林完全失效。”杜晓航坦言,由于杂草高度超过1.5米,热成像设备仅能探测到地表以上物体。转机出现在9月15日13时30分,当队员们采用“一字排开、间隔两米”的拉网式排查时,无人机操作员洪华梅突然捕捉到异常热源信号——在编号C-7区域的杂草堆中,存在持续微弱的人体热辐射。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这口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机井深达8米,井口狭窄导致专业设备无法展开。蓝天救援队副队长吴加克系着安全绳下井时,发现覃女士的双手已因长时间抓握出现肌肉痉挛。“她第一句话是‘别管我,快救其他人’,这种精神让我们所有人动容。”吴加克含泪回忆,在为伤者补充电解质水时,覃女士始终保持蜷缩姿势,生怕松手就会沉入水底。

  15时20分,晋江消防安海中队携带三脚架和滑轮系统赶到现场。消防员创新采用“双绳保护提升法”,在井口架设三组锚点形成三角支撑,同时用120急救担架改造出可调节式固定装置。16时07分,当覃女士被缓缓吊出井口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在黑暗中独自战斗了54小时的母亲,终于重见光明。

  “这口井存在至少15年,周边连警示标志都没有。”灵源街道办主任在救援现场承认管理疏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坠井事故超2000起,其中63%发生在废弃机井。更令人震惊的是,晋江市现有登记在册的废弃机井达487口,但仅有23%完成了回填处理。

  这起事件催生了多项制度变革:9月16日,晋江市政府连夜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决定在全市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废弃机井专项整治;泉州市应急管理局启动“智慧井盖”项目,计划为所有公共井口安装物联网传感器;而覃女士所在的鞋厂,已自发组织20名员工成立“民间救援志愿队”。

  “母亲用生命给我们上了一课。”李先生在病房外哽咽道。他展示的手机视频里,覃女士正在教8岁侄女识别危险区域:“看到井口要绕行,听到呼救要报警,这些知识比任何玩具都珍贵。”

  当覃女士在病床上举起布满血泡的双手时,整个病房陷入寂静。这双曾托起家庭重担的手,此刻虽伤痕累累,却闪耀着人性最璀璨的光芒。从昭通女子被毒蛇咬伤后的跨省急救,到泰兴民警为伤者开辟生命通道,再到如今这场持续54小时的深井救援,中国社会正在构建起越来越严密的生命防护网。

  “每个生命都是奇迹,而守护奇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指出,覃女士的获救得益于三个关键因素:自身强烈的求生意志、专业救援队伍的快速响应、医疗系统的无缝对接。这启示我们,应对突发事件不能仅依赖个体英雄主义,更需要建立“预防-救援-康复”的全链条保障体系。

  夕阳的余晖洒在泉州市第一医院的病房里,覃女士正用康复中的双手为女儿编织围巾。这个普通劳动妇女或许不懂什么是大道理,但她用54小时的坚守诠释了最朴素的生命哲学:只要心怀希望,再漫长的黑夜终将迎来黎明。而这场救援创造的奇迹,必将激励更多人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共同织就一张守护生命的温暖之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