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校生挤爆胖东来的保安保洁岗
【名校生挤爆胖东来的保安保洁岗】2025年9月15日,河南新乡胖东来新门店招聘系统开放当日,一场堪称“现象级”的求职狂潮席卷网络——13.2万人注册投递信息,8.3万人完成简历投递,最终仅录取900人,报录比不足0.7%,远低于同年国考86:1的竞争强度。这场招聘中,保洁、保安等基础岗位竟要求“25周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更引爆舆论热议:名校生为何争当超市保洁?这究竟是“少走40年弯路”的明智选择,还是新型就业围城?
9月1日上午10时,胖东来招聘系统准时开放。然而,蜂拥而至的求职者瞬间挤爆服务器,页面长时间显示“加载中”。一位211高校农学专业研究生Easy回忆:“我提前4天准备简历,准时点进官网,结果卡了半小时才挤进去,最后还是收到‘未通过文化评估’的短信。”她并非孤例——有求职者因手滑将身高填成体重,有人因户籍非新乡被淘汰,甚至有北大毕业生因“蹭热度”嫌疑被筛除。
这场招聘的激烈程度远超预期。去年8月,胖东来曾因30万份简历争抢30个储备岗引发热议,而此次新店招聘的火爆程度更甚:13.2万人注册、8.3万人完成投递,最终仅2988人进入面试环节。网友调侃:“考公刷题算什么?现在流行刷‘胖东来真题’,5年中考3年模拟,只为上岸保洁岗!”
“月薪9000元,我愿意脱下长衫,拿起拖把。”这条高赞评论道出了许多求职者的心声。河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约为5200元/月,而胖东来保洁岗交完社保后到手薪资达7000元,加上补贴接近9000元,更有4%的清洁工能拿到2万至3万元月薪。此外,胖东来员工每年享有40天带薪年假、10天“不开心假”,以及500元至5000元的“委屈奖”。
对比互联网大厂的“996”文化,胖东来每天5至7小时的工作制、免费食堂、带薪休假等福利,成为吸引年轻人的关键。2025届毕业生徐森芬曾执着于“写字楼白领”的梦想,但在经历三个月求职碰壁后,她坦言:“现在更看重工作是否能带来尊严和幸福感,而不是所谓的‘岗位光环’。”
胖东来对保洁、保安岗位的学历和年龄要求,颠覆了传统认知。招聘公告明确规定:应聘者需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25岁。这一标准引发争议:扫个地、看个门,为何需要高学历?
胖东来前管理人员王译慧揭秘:“我们的保洁员要掌握进口洗地机操作、设备维修保养,入职实操手册厚达300多页,比五星级酒店的标准还高。”例如,保洁员需熟练使用飞书制作工作汇报PPT,保安需具备简单外语沟通能力。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直言:“我们希望所有岗位都向专业化、系统化发展,学历低、理解力弱的人无法胜任快节奏、高标准的工作环境。”
这种“高门槛”背后,是胖东来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的野心。从免费为顾客宠物提供看护服务,到电影不好看可退半价票,再到员工食堂的“打分制”,胖东来用极致服务赢得口碑,也倒逼员工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智联招聘《2025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00后求职者中,44.4%秉持“先就业再择业”的务实态度,超七成人将“情绪价值”列为重要考量因素。与80后、90后追求高薪晋升不同,00后更看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个人发展空间及心理安全感。
“胖东来热”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Easy坦言:“考研上岸后发现,农学专业就业面窄,企业更倾向有经验的研究生。与其毕业后为工作焦虑,不如先抓住胖东来这样的机会。”麦可思研究院跟踪统计显示,回县城工作的本科生月收入从2018年的4640元升至2025年的5377元,就业满意度达76%。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降维就业”,在基层岗位中寻找价值感。
尽管胖东来以“尊重员工”著称,但其严格的管理制度也引发争议。新员工入职会收到两本手册:一本是岗位实操指南,另一本是《幸福生命状态手册》,后者对员工的价值观、家庭生活甚至婚恋行为作出详细规定。例如,胖东来曾发布《结婚执行标准》,禁止员工收付彩礼,否则将取消额外年休假。
“这更像东亚式的‘大家长制’。”网友评论称。王译慧回忆,胖东来曾因员工未戴电动车头盔而将其开除,甚至要求保洁员捡起监控范围内的每一片垃圾。“这些规定提升了服务质量,但对员工而言,是否过于严苛?”
于东来则认为:“真正的尊重是让员工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他透露,胖东来2025年预计净利润15亿元,员工平均分红达10万元,管理层和技术人员更高达70万元。“我们相信‘自由·爱’的力量,员工幸福了,才能传递幸福给顾客。”
胖东来的火爆,折射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通过引入数字化管理、提升服务标准,这家区域性商超不仅击败了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更成为年轻人心中的“理想雇主”。
“过去,毕业生挤破头进互联网大厂;现在,他们开始重新评估传统行业的价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建伟指出,“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型、服务型岗位的需求激增。胖东来的案例证明,只要企业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尊重员工的企业文化,即使是保洁、保安等基础岗位,也能吸引高学历人才。”
13万人抢900个岗位的背后,是年轻人对“理想工作”的迫切渴望。当“996”“内卷”成为职场常态,胖东来用高薪、短工时和人性化管理的组合拳,重新定义了“好工作”的标准。
然而,这场狂欢也留下思考:当名校生涌入超市保洁岗,是就业市场的理性回归,还是人才错配的无奈选择?或许,正如于东来所言:“工作没有高低贵贱,重要的是能否让人活得有尊严、有希望。”胖东来现象,终将推动更多企业反思:如何为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而非仅仅追求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