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15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张明臻)香港马头角社区客厅15日举行开幕礼,令香港社区客厅增至9间,全年服务超过61万㓥房户。本届政府采取“精准扶贫”策略,将资源投放在最需要帮助的人,三年来系列措施获社会正面回应。今年,施政报告或将聚焦如何更加“精准”。

香港第九间社区客厅——马头角社区客厅15日举行开幕典礼。香港中通社图片
社区客厅是汇聚政、商、民三方力量的成果。通过一个大空间向基层家庭提供多元设施和服务,满足其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需要,并提升其生活质素。
2023年施政报告推出“社区客厅试行计划”至今,预计服务约4000个㓥房家庭,服务容量较去年增超125%,远超2024年施政报告目标。
本届特区政府视扶贫工作为民生大事,社福开支一直居各范畴公共开支之首。据公布,用于社福开支每日超过3亿港元,可见政府重视程度。
行政长官李家超发布的施政报告每年都有“精准扶贫”分项,涉及共创明“Teen”计划、社区客厅计划、支援长者相关计划等。政府扶贫委员会亦确立三个精准扶贫目标群组,包括㓥房家庭、单亲住户、及成员全是长者的住户。
三年来,从“试行”到“扩展”再到“优化”,今年政府目标或将更聚焦“精准”二字。
今年2月发布的财政预算案提出,取消为中小学和幼稚园学生提供2500港元学生津贴。消息指,预计津贴取消后,每年可节省约20亿港元,以配合即将公布的“精准扶贫”策略。
社会各界也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扶贫工作更加完善,包括重设贫穷线,恢复公布整体贫穷统计数据;引入“多元匮乏”指标,除收入外,更全面检视贫穷状况;官商民合作,善用“社会创新及创业发展基金”,推动更多以效益为本的公私合营扶贫项目。
此外,亦有建议提到,落实“简朴房住户登记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精准支援;推广“长者住户大门开关讯息系统”计划至全港,善用乐龄科技。
《香港精准扶贫工作成果报告》将于2026年公布,从宏观角度反映政府民生政策所发挥的造血赋能、兜底保障作用;及在扶贫、脱贫、防贫方面的效益。
因此,从广泛覆盖转到精准靶向,扶贫工作势必朝著更精准、高效的方向迈进,未来两年,也是本届政府精准扶贫措施落地见效的关键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