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15日电(记者 徐嘉仪)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在9月17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综合多方消息,政府在惠民生、拼经济、谋发展方面料有新举措,包括重推公屋租置计划、放宽投资移民买楼限制、推动生态旅游及游艇产业、提高非本地生学额等。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近日,李家超在社交平台最新发布的施政报告宣传片,片头利用AI技术生成过往三年李家超的形象。据了解,今年施政报告将有不少篇幅聚焦AI发展,包括推动政府部门应用AI处理政务、设立基金鼓励学校引入AI教育等。
北部都会区作为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李家超曾表示对北都区发展“心急如焚”。消息指,政府将设立高层次专责机构以打破行政壁垒,即“升格”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引入高端高附加值产业并推行“分期补地价”等灵活土地政策,提速发展北都区。
教育方面,香港要打造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特区政府已规划在北部都会区兴建大学教育城。北都大学城或将优先发展,以带动区域经济,政府亦考虑进一步放宽八大资助院校招收非本地生上限至50%,招收更多非本地学生来港升学。
改善民生方面,房屋政策向来是社会焦点。为增加市民置业机会,新一份施政报告预计将公布资助出售单位的新销售安排,政府亦正考虑重推搁置约20年的公屋租置计划,即让公屋租户可选择以折扣价购买自己所住单位。
对此,社会已有不少支持声音。不过,公屋租置计划未必大范围推行,将先由房委会挑选屋邨咨询居民意愿,再选合适的公屋试行。
促进本地就业方面,劳工处推行的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年限届满,据了解,政府将进一步完善计划,以确保本地工人就业为原则,防止滥用,预计在现有本地雇员与输入劳工2:1的人手比例要求上有所著墨。
提振楼市方面,自去年推出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以来,投资推广署接获1963宗申请,预计为香港带来逾580亿港元投资。多位议员在施政报告咨询期间提议,提高有关计划的房地产投资上限、降低购房门槛等。
消息指,降低购房门槛阻力不大,即使门槛由5000万港元降至3000万港元,仍属中高端住宅,不影响一般市民,反而有助于吸引投资和资金有序入市。
此外,特区政府正推动“无处不旅游”,打造新的旅游热点。据悉,新一份施政报告将提出香港发展生态旅游的具体路线,大力推动游艇产业,政府已要求业界研究开发“跳岛游”线路。
社会各界对施政报告高度期待,相信将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