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考点多名考生手机等被雨泡坏
【教资考点多名考生手机等被雨泡坏】2025年9月13日,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第一中学考点在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期间遭遇突发暴雨,因考点未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导致近千名考生存放在校门口临时帐篷内的手机、平板电脑、背包等物品被雨水浸泡损坏。事件引发考生集体维权,九江市教育局及考试中心紧急介入调查,承诺“该赔偿赔偿”。
9月13日下午,九江市濂溪区第一中学考点外,考生小何(化名)结束科目三考试后,发现存放于帐篷内手机挂袋中的手机已进水黑屏,背包内的平板电脑和充电宝也因雨水浸泡无法使用。“我特意从南昌赶来考试,现在手机坏了,连打车回程都成问题!”她气愤地表示。
据考生拍摄的现场视频显示,考点在校门口搭建了数顶临时帐篷作为物品存放区,手机挂袋悬挂在帐篷柱间,背包则直接放置于地面。由于考点门口为斜坡地形,暴雨导致雨水倒灌,帐篷缝隙处不断渗水,挂袋内的手机、地面背包迅速被淹没。一名考生回忆:“雨下得又急又大,帐篷里根本没人管,物品就这么泡在水里,考务人员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此次事件中,考生损失范围远超预期。九江学院学生小李(化名)的背包内装有笔记本电脑、教材和身份证,暴雨后背包完全湿透,电脑进水报废,身份证也需补办;另一名考生小王(化名)的平板电脑因被雨水浸泡,屏幕出现大量水渍,开机后仅能听到电流声,维修店称“修复概率极低”。
更令考生崩溃的是,部分电子设备内储存了重要资料。考生小张(化名)的平板电脑中存有备考笔记和教学设计文档,“这些资料都是我花了几个月整理的,现在全没了!”她哽咽道。据不完全统计,仅濂溪区第一中学考点就有近3000名考生参考,其中超三分之一考生反映物品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
“考点明明知道会下雨,为什么不做防护?”考生小何的质问引发广泛共鸣。多名考生指出,九江市气象台于9月13日15时发布雷电橙色预警,提示局部地区将有强降雨,但考点未提前加固帐篷、转移物品或提供防水袋等防护措施。考生小李曾向考务人员提议将物品移至室内,却被告知“按规定必须放在帐篷下”。
此外,考点监控覆盖不足也加剧了考生焦虑。考生小王发现,背包存放区域位于监控盲区,“如果物品被偷,连找回来的希望都没有”。九江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证实,截至9月15日已接到超200起相关投诉,考生普遍要求考点承担赔偿责任并改进管理。
面对舆论压力,九江市教育局及考试中心迅速回应。9月15日,九江市教育考试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已成立专项调查组,调取现场监控并核实考生损失,“初步认定考点在暴雨应急处理中存在疏漏,将督促学校与考生协商赔偿”。
濂溪区第一中学工作人员承认,当日暴雨强度超出预期,考务人员未能及时转移物品,“学校正在联系受损考生,部分学生的赔偿问题已处理完毕”。九江市教育局官网同步发布通报,强调将全面排查全市考点应急预案,要求各校“以考生为本,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此次事件并非个例。2024年6月,江西省某高考考点曾因未准备备用电源导致英语听力中断;2023年9月,某教资考点因未规划停车区域引发考生拥堵。此次暴雨中的“物品泡水”事件,再次暴露出部分考点在应急管理、服务意识上的严重不足。
教育专家指出,大型考试的组织需兼顾“刚性规则”与“柔性服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考点有义务为考生提供安全、便利的考试环境,尤其在极端天气下,应提前制定预案并配备足够人力。此次事件中,考点的被动应对不仅损害考生权益,更影响教育考试的公信力。”
“我们为考试准备了半年,却因为一场雨毁了所有!”考生小李的感慨道出众多受害者的心声。在社交平台上,“教资考场管理失职”话题阅读量超5000万,网友纷纷留言:“考点连基本的安全保障都做不到,凭什么让考生信任?”“赔偿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反思如何避免下一次悲剧!”
目前,部分考生已组建维权群,计划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法律人士提醒,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考点作为公共服务提供方,若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考生财产损失,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一场暴雨,冲垮了考点的管理防线,也淋湿了考生的追梦之心。当“教资考试”与“暴雨危机”同时登上热搜,我们不禁要问:在追求考试公平与效率的同时,是否遗忘了对考生基本权益的守护?
九江市教育局的承诺能否兑现?全国其他考点能否引以为戒?答案尚未揭晓,但考生们的呐喊已足够清晰: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张合格的试卷,更是一场有温度、有担当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