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镖!美农民绝望喊话:中国不买了只能搅碎 中国反制将美国大豆关税提高至96%-125%!!
创始人
2025-09-13 16:02:55
0

  美农民绝望喊话:中国不买了只能搅碎

  【美农民绝望喊话:中国不买了只能搅碎】2025年9月,美国中西部农场主在社交媒体(如TikTok)展示丰收的大豆田,却含泪表示因“中国订单归零”,只能将作物搅碎废弃。一名满脸愁容的美国农民手持干瘪的大豆荚,在镜头前情绪激动地喊道:"看看这些豆荚!这是我种过品相最好的庄稼,可现在连饲料价都卖不上!"他身后堆积如山的豆粒在烈日下泛着惨白的光,与往年同期港口外排起长龙的运粮车队形成鲜明对比。这场农业寒冬的导火索可追溯至2018年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战。当时白宫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25%惩罚性关税后,中方迅速展开反制,将进口美国大豆的关税税率同步提升至97%-125%。这个精准打击让美豆价格优势瞬间蒸发,中国买家随即转向南美市场。据巴西贸易部数据显示,仅2025年第一季度,就有1200万吨巴西新季大豆通过改装后的集装箱船运往中国,这些船只原本专为美国大豆设计。市场数据直观展现了这场变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已跌至每蒲式耳9美元(约合人民币2.3元/公斤),而美国农业部统计显示,当前美豆平均生产成本高达12美元/蒲式耳。爱荷华州立大学的测算更令人心惊——该州大豆种植户平均每英亩亏损达120美元,部分重灾区农户甚至面临银行收回抵押农地的风险。

  这场贸易风暴彻底重塑了全球大豆贸易格局。中国曾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年采购量占其出口总量的60%,对应金额达120-140亿美元。但到2025年,这个数字已趋近于零。美国农业部贸易报告无奈指出,即便把日本、墨西哥、欧盟等传统市场订单全部相加,仍不足中国昔日采购量的三分之一,"更残酷的现实是,就算全球其他国家买光美国所有大豆库存,总量也仅能满足中国年需求量的一半"。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125%关税,本以为能借此打压中国,重塑贸易格局,却没想到这一举措如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将美国大豆关税同步提高至97% - 125%,这一对等且有力的回应,让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瞬间失去了价格优势。

  在国际贸易中,价格是影响商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对价格极为敏感。当美国大豆因高额关税导致价格飙升,而巴西等国大豆价格相对稳定且更具吸引力时,中国转而与巴西签订1200万吨新季大豆订单,完全跳过美国市场就成了必然选择。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曾经的60%(年采购额120 - 140亿美元)骤降至接近零,这一巨大的落差充分证明了关税这把“双刃剑”在伤害中国的同时,也深深刺痛了美国自己的经济利益。

  市场失衡:美国大豆产业陷入深度危机

  失去中国这个庞大且稳定的客户,美国大豆产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大豆市价跌至每蒲式耳9美元(约2.3元/公斤),远低于12美元的生产成本,这意味着种植户每英亩亏损120美元。对于美国中西部那些依赖大豆种植为生的农场主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丰收的大豆田本应是他们辛勤劳动的回报,是希望和财富的象征,然而如今却只能含泪将作物搅碎废弃。一名农民在视频中悲叹:“这是我种过最好的庄稼,但现在毫无价值!”这不仅是一个农民的个人悲剧,更是整个美国大豆产业的缩影。从种植户到加工企业,从运输行业到相关服务业,整个产业链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大量农场面临破产风险,相关企业裁员减产,就业岗位流失,美国农村地区的经济陷入低迷。

  全球格局:美国难以填补中国市场缺口

  美国试图将失去的中国市场转嫁给其他国家,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即便所有国家买光美豆,也仅够中国需求的一半。这充分说明,中国在全球大豆市场中的地位无可替代,而美国想要在短时间内找到能够完全填补中国市场缺口的买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美国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孤立中国,却忽视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完善的产业体系,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美国与中国脱钩,不仅无法实现自身经济的发展,反而会破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给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美国农民的绝望喊话,是对美国政府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有力控诉。贸易保护主义或许能在短期内满足某些政治利益集团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它只会损害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破坏全球贸易秩序。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各国更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贸易摩擦、气候变化、疫情等全球性问题。美国政府应该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停止挥舞关税大棒,与中国等各国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共同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让美国农民不再成为贸易战的牺牲品,让全球经济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