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回到家仅4小时 他救下整栋楼
【退伍回到家仅4小时 他救下整栋楼】2025年9月4日晚9时许,刚结束两年部队生活的“00后”小伙王謇睿风尘仆仆抵达深圳家中。仅4小时后(9月5日凌晨),他与父母吃完宵夜返回位于福田区梅富村4楼的住处时,发现楼内浓烟弥漫。浓烟从三楼窗户翻涌而出时,王謇睿正站在楼道里接电话。他猛地抬头,凭借多年消防知识培训的直觉,瞬间判断出火源位置在三楼中段。电话挂断的瞬间,他已冲向消防栓旁的紧急电话,手指颤抖却精准地按下119报警键,声音冷静地向接线员报告:"莲花街道梅富社区自建房三楼起火,楼龄三十年,十层砖混结构,住户密集。"转身时他发现母亲抱着五岁的侄女站在玄关,父亲正用湿毛巾给外婆捂口鼻。"爸,带他们去东侧小广场!"他边说边夺过母亲手中的备用湿毛巾,将祖孙三人推向安全通道。浓烟已漫至二楼,他逆着逃生人群冲回火场,湿毛巾在掌心被攥出深痕。"着火了!别慌!"他边跑边拍打每户房门,湿毛巾捂住口鼻的闷声穿透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往楼下跑!"在四楼转角处,他撞见抱着婴儿的年轻母亲正用T恤捂住孩子口鼻,毫不犹豫将湿毛巾塞进她手里:"用这个!"自己扯下衬衫下摆浸入楼道水桶,简单缠绕后继续向上。
这栋1993年建成的自建房,楼道狭窄如迷宫,39户人家分散在十层空间。王謇睿摸出手机照明,在每户门把手上系上从自己裤带抽出的布条——这是他当兵时学的标记法。当拍响顶楼最后一户房门时,消防警笛声正由远及近。
"都出来了!"他扶着墙剧烈咳嗽,发现消防通道已挤满被疏散的居民。转身看到房东拎着灭火器冲来,他抓过墙角的消防水带接上阀门:"我熟悉布局,带你们去火源!"三人组在浓烟中匍匐前进,水柱冲开火帘的瞬间,他瞥见消防车已停在巷口。"东侧楼梯畅通,西侧有杂物!"他湿透的衬衫贴在背上,向率先冲进来的消防队长比划建筑平面图,"三楼302是火源,但四楼有位独居老人..."话音未落,队长已带着破拆组冲向目标。
二十七分钟后,当最后一点火星被扑灭,王謇睿瘫坐在警戒线外。社区党委副书记宋泽群握着他沾满烟灰的手:"消防队说如果不是你及时报警并组织疏散,这栋老楼..."话未说完,被居民们的掌声打断。
"他在部队学过应急处置。"父亲摸着儿子后背被火燎出的水泡,声音发颤。母亲抹着眼泪解释:"这孩子从小就这样,初一时还从河里救起过落水儿童。"面对镜头,王謇睿只是低头搓着起泡的手掌:"当时没多想,就像部队演习那样..."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消防车顶的警示灯仍在闪烁,映着墙面上"安全示范小区"的铜牌格外明亮。}}
据悉,王謇睿在内蒙古服役期间,每周参与灭火、抗震、抗洪等应急训练,掌握了扎实的救援技能,并培养了冷静果敢的性格。他直言:“这就是本能反应。”
可见,他的“本能反应”,源于内心深处对他人生命安全的尊重和珍视,是对社会责任的高度自觉。在危险面前,他没有只考虑自己的安危,而是将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二字的千钧重量。
王謇睿的英勇行为赢得了被救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及媒体的高度赞扬。莲花街道梅富社区党委副书记宋泽群称他是第一个报警、最早参与处置的群众之一;父亲表示这是他在部队锻炼后的“本能反应”,印证了家庭教育中对责任感的培养。在当今社会,部分青年存在责任意识淡薄、自我中心等问题,王謇睿的事迹无疑为他们树立了一面旗帜。他的勇敢和担当,能够激励更多青年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挺身而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也为社会营造了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良好氛围,引领时代风尚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新时代赋予青年新的使命和责任。王謇睿作为“00后”青年,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他的事迹告诉我们,青年不仅是社会的未来,更是当下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青年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无论是在火灾现场、抗洪一线,还是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青年都应以王謇睿为榜样,将责任扛在肩上,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属于自己的担当篇章,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王謇睿火场逆行的英勇事迹,是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的生动写照。他的军旅经历、责任意识和榜样力量,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让我们以他为榜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担责任,砥砺前行,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