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感谢中国正义发声 以色列空袭卡塔尔致5人死亡,中东关系十分紧张!!
创始人
2025-09-13 13:03:46
0

  卡塔尔感谢中国正义发声

  【卡塔尔感谢中国正义发声】当地时间9月11日下午,联合国安理会就以色列9月9日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紧急会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在会上表示,公正认可卡塔尔为地区和平付出的努力,我们以最强烈的措辞,严厉谴责以色列肆意侵犯卡塔尔领土主权、公然践踏并破坏国际社会为实现和平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我们坚定不移地捍卫国际法以及《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宗旨与原则。在此,卡塔尔真诚地感谢中国秉持正义、仗义执言,这一正义之举是对卡塔尔主权和安全的有力捍卫与坚实支撑,更为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注入了强劲的和平动力,带来了和平的希望曙光。当地时间9月10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我要向卡塔尔及所有“窝藏恐怖分子”的国家喊话,要么驱逐他们,要么将他们绳之以法,如果你们不做,以色列便会这么做”,同时,指责卡塔尔资助哈马斯并为其领导人提供豪华住所。9月9日,代号“烈焰之巅”的行动中,15架以军战机远程奔袭卡塔尔,哈马斯5名高层死亡,1名卡塔尔安全官员罹难。对此,知名评论家牛弹琴表示:毫无疑问,这是中东一个转折性的重大事件,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毕竟,长久以来,卡塔尔在中东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中,一直处于一个颇为特殊且关键的位置。它不辞辛劳地在以色列和哈马斯这两个长期敌对的势力之间来回奔走,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和外交智慧,扮演着关键斡旋者的角色,试图为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带来和平的曙光。甚至,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卡塔尔还被广泛认为是美国在中东最为亲密的盟友之一。要知道,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可是美国在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军事基地,这一基地的存在,无疑彰显着美卡之间紧密的军事合作关系。几十年来,哈马斯海外总部一直设在卡塔尔,期间卡塔尔与以色列似有微妙默契,为卡塔尔提供无形保护,使其免受中东局势攻击。但如今,默契被打破。国际政治现实残酷:强权下,规则与默契脆弱不堪。

  卡塔尔对此愤怒到了极点,首相穆罕默德言辞激烈如炮火,痛斥以色列的袭击行径是彻头彻尾的“背信弃义”,将其定义为毫无底线的“国家恐怖主义”。此番掷地有声的言论一经传出,如同在国际舆论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从联合国秘书长到众多国家,纷纷对以色列的恶劣行径表示谴责。毕竟,卡塔尔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对其随意进行轰炸,这无疑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蔑视与肆意践踏。不妨以他国反对派在美、英、法等国首都的遭遇为例,倘若任由这种随意攻击主权国家的行为肆意妄为、肆虐横行,那么世界必将陷入一片混乱无序的黑暗深渊之中。倘若公理最终在武力的淫威下屈服,那么世界将无情地倒退回弱肉强食、毫无规则可言的丛林时代。

  9月9日,以色列发动代号“烈焰之巅”的空袭行动,15架战机远程奔袭卡塔尔,造成至少6人死亡、数人受伤,其中包括1名卡塔尔安全官员。尽管以色列宣称目标是“正在讨论美国停火方案的哈马斯谈判代表团”,并强调使用“精确弹药”减少平民伤亡,但此次袭击直接发生在卡塔尔境内,且针对的是受卡塔尔外交保护的国际斡旋方。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痛斥此举为“国家恐怖主义”,直言其“扼杀了解救加沙人质的最后希望”。国际法明确规定,一国不得对另一国主权领土实施军事打击,除非符合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或正当自卫。以色列此次行动既无安理会决议支持,也未满足自卫的紧迫性条件,实为对卡塔尔主权的公然践踏。更讽刺的是,以色列一边指责卡塔尔“窝藏恐怖分子”,一边将轰炸谈判代表团的行为美化为“打开结束加沙战争的大门”,这种逻辑矛盾暴露了其以“反恐”为幌子实现战略扩张的真实意图。

  卡塔尔长期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调解方。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卡塔尔不仅推动多轮人质交换谈判,还每月向加沙地带提供3000万美元援助,避免人道主义灾难。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马斯哈尔等核心成员长期居留多哈,正是基于卡塔尔与哈马斯的历史渊源——作为穆斯林兄弟会的支持者,卡塔尔通过政治庇护和资金援助维持与哈马斯的特殊关系,并将其转化为外交筹码。

  然而,以色列的袭击彻底撕裂了这一平衡。内塔尼亚胡将卡塔尔定义为“恐怖主义资助国”,要求其“在主权让渡与军事打击间二选一”,实质是将卡塔尔逼入绝境:若驱逐哈马斯领导人,将丧失斡旋资格并引发阿拉伯世界声讨;若拒绝驱逐,则可能面临更多军事打击。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已宣布“重新评估斡旋角色”,这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失去最重要的中间方,加沙停火谈判或陷入永久僵局。

  卡塔尔虽军力有限,但并非孤立无援。作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卡塔尔与美国签署有长期安全协议,其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国在中东的核心军事枢纽。此次袭击后,卡塔尔迅速启动多边反制:通过海湾合作委员会、阿拉伯国家联盟和伊斯兰合作组织谴责以色列,并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紧急议程。尽管美国官方呼吁“克制”,但未对以色列行为进行实质性追责,暴露出其在“支持盟友”与“维护国际秩序”间的矛盾立场。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以色列的“越境反恐”模式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若国际社会默许以色列轰炸卡塔尔,则伊朗、叙利亚等国可能以同样理由对境外目标发动打击,中东将陷入“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警告:“今日多哈,明日便是大马士革、德黑兰。”这一预言并非危言耸听。

  内塔尼亚胡将袭击包装为“结束战争的契机”,实则与和平背道而驰。哈马斯高层在袭击中虽未全部丧生,但其谈判团队遭重创,短期内难以重组;卡塔尔因主权受辱退出斡旋,美国主导的停火方案失去执行平台。更关键的是,以色列通过此次行动向哈马斯传递明确信号:任何通过谈判妥协的尝试都将被视为软弱,唯有武装抵抗才能争取生存空间。

  这种逻辑与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生存密切相关。其领导的右翼政府长期依赖“强硬反恐”维持选民支持,加沙战争的延续恰恰是其巩固权力的工具。卡塔尔的斡旋曾多次推动临时停火,威胁到内塔尼亚胡的“战争红利”。此次袭击既是军事行动,更是政治清算——通过摧毁和平希望,迫使哈马斯重回地下抵抗,从而为以色列长期军事存在制造借口。

  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本质是以“反恐”之名行霸权之实。当军事打击成为解决政治分歧的首选,当主权国家沦为强权博弈的棋子,中东和平将沦为遥不可及的幻象。国际社会必须明确立场:谴责一切违反国际法的军事行动,捍卫主权平等原则,重建被破坏的斡旋机制。否则,多哈的硝烟终将蔓延至更广阔的地区,而和平的代价,将远超任何一方的承受能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