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披露正厅干部多次出入私人会所
【重庆披露正厅干部多次出入私人会所】近日,重庆披露正厅干部程志毅多次出入私人会所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这一案例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严惩“一把手”腐败,全方位筑牢权力监督与廉政建设防线。9月12日消息,重庆披露正厅干部多次出入私人会所。据报道,重庆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从近年案件来看,由风及腐、风腐交织的特征明显,很多“一把手”腐化堕落都是从作风失范开始的。在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原主任程志毅的违纪违法行为中,其违规出入私人会所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突出。程志毅,1963年2月生,四川南部人,曾任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江津区委书记(2016年7月-2021年8月),后任重庆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程志毅在其仕途生涯中,历经18年稳坐正厅级岗位要职,长期深度掌管城乡建设、区域规划等关键核心领域。这些领域不仅权力高度集中,且资源密集程度极高,涉及大量资金调配、项目审批以及政策制定等关键环节,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对地方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在2018年至2024年这长达六年的时间里,程志毅却背离了公职人员应有的操守。他多次堂而皇之地出入管理服务对象精心准备的别墅会所,在奢华的环境中,尽情享用山珍海味等高档菜肴,开怀畅饮价格不菲的高档白酒。而所有这些奢侈消费的相关费用,无一例外均由那些心怀不轨的老板们承担。
程志毅的此类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充分暴露出他生活奢靡无度,在老板们的“糖衣炮弹”攻势下,甘愿被“围猎”,丧失了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警惕性和原则性。他长期毫无顾忌地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吃请,频繁出入别墅会所,在觥筹交错间,廉洁防线在勾肩搭背、推杯换盏中逐渐土崩瓦解。从最初违反“四风”问题的小错,一步步演变成利用手中权力进行寻租的违法犯罪行为,最终在贪欲的驱使下,一步步滑向了违法犯罪的万丈深渊。
针对程志毅案所暴露出的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诸多风险隐患,重庆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专门制发了纪检监察建议书,明确要求相关部门督促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确保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都能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同时,加强岗位廉政风险排查等制度建设,对各个岗位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在国资国企、工程建设等领域重拳出击,查处王岳、陈余莉等“一把手”腐败案件,形成震慑。组织“一把手”旁听庭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用身边案例警示干部。联合妇联开展家风助廉活动,督促领导干部从严管好亲属子女。
“一把手”作为关键岗位的领导者,手中掌握着集中且密集的权力,在城乡建设、区域规划等关键领域拥有重要决策权。程志毅仕途跨越 18 年正厅级岗位,长期处于权力核心地带,本应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然而,他却背离了初心使命,在作风上严重失范,从长期接受吃请,多次出入管理服务对象的别墅会所,食用高档菜肴、饮用高档白酒开始,廉洁防线逐渐崩塌,最终演变为权力寻租,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这一过程充分暴露出“一把手”岗位的巨大廉政风险,一旦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权力就可能被滥用,滋生腐败。
从程志毅案可以看出,由风及腐、风腐交织是其显著特征。很多“一把手”的腐化堕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作风问题这一“小缺口”逐步演变成违法犯罪的“大塌方”。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接受高档宴请等看似只是生活作风问题,实则是腐败滋生的温床。在这些奢靡的享受中,“一把手”们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逐渐被“围猎”,在利益诱惑面前丧失原则,利用手中权力为他人谋取利益,进而获取不正当回报。这种作风与腐败的恶性循环,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破坏了当地的政治生态和经济秩序,阻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健康发展。
重庆市纪委监委针对程志毅案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为我们提供了应对“一把手”腐败问题的有效思路。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岗位廉政风险排查等制度,是从制度层面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通过规范决策程序,明确权力边界,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排查,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在国资国企、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重拳出击,查处“一把手”腐败案件,形成强大震慑,让潜在的腐败分子不敢轻易伸手。组织“一把手”旁听庭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用身边案例警示干部,这种直观、深刻的教育方式能够增强“一把手”的廉洁自律意识,使其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联合妇联开展家风助廉活动,督促领导干部从严管好亲属子女,则是从家庭这一重要阵地入手,构建全方位的廉政防线。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良好的家风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防止亲属子女利用其职权谋取私利,从源头上减少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程志毅案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一把手”腐败的严重危害和权力监督的紧迫性。我们必须以案为鉴,持续加大对“一把手”腐败问题的惩治力度,不断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廉政教育和家风建设,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才能筑牢权力监督与廉政建设的坚固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权力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