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鬼”杨彬 任上被查
【“内鬼”杨彬 任上被查】2025年9月10日,河南省南阳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郑州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杨彬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南阳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位长期在纪检监察系统工作的女性干部,最终却被贴上了“内鬼”的标签。一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她还在严肃地分析案件特点、提出要求,推动责任向基层延伸。谁曾想,短短几个月后,自己却成为了被审查调查的对象。
杨彬被查的消息来得突然。9月10日,南阳市纪委监委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这一消息,立即引发广泛关注。作为郑州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杨彬本身就是监督他人的角色,如今却成为被监督审查的对象,这一转变令人唏嘘。值得注意的是,对杨彬进行审查调查的并非郑州市当地纪委监委,而是异地的南阳市纪委监委。这种异地办案方式常用于涉及当地重要官员或可能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案件。
公开信息显示,杨彬为女性,中共党员,2003年参加工作。被查前,她担任两个重要职务:郑州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和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她的工作分工明确:负责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纪检监察组工作。这个职位本应是监督人社系统廉洁运行的重要关口,如今却成为了违纪违法的源头。杨彬长期任职于纪检监察系统,2019年的报道显示她已担任现职。这意味着她在纪检监察领域至少有6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是位“老纪检”。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今年2月12日,杨彬还代表驻局纪检监察组出席郑州市人社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那次会议上,与会人员观看了警示教育片《清风正好扬帆》。杨彬则通报全年案件查办情况,分析案发特点,提出明确要求,推动责任向基层延伸。谁曾想,短短7个月后,这位曾经部署廉政工作的纪检监察组长,自己却成为了反腐的对象。这种反差令人震惊,也让人深思。
杨彬被媒体称为“内鬼”,这个词特指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的腐败分子。“内鬼”比一般腐败官员危害更大,因为他们知法懂法,熟悉调查流程,反调查能力更强。纪检监察干部本应是党的纪律的守护者,但如果守护者本身堕落,不仅会导致监督失效,更会严重损害纪检监察机关的公信力。杨彬案件再次表明,纪检监察系统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有天然“免疫力”。监督者自身也必须接受严格监督。
杨彬被查是河南省纪委监委清理门户、防止“灯下黑”的具体行动。近年来,全国多地纪检监察系统都在加强自我净化,坚决查处系统内的违纪违法者。异地调用南阳市纪委监委办理此案,也体现了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的态度,以及不护短、不遮丑的决心。这种“自揭家丑”的做法,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形象,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维护纪检监察机关的纯洁性和公信力。
杨彬案件给我们带来多重启示。首先,权力监督不能有盲区,监督者本身也必须接受监督。其次,制度建设比个人素质更可靠。不能因为一个人在纪检监察系统工作多年,就认为他一定廉洁自律。需要靠制度来约束权力,而不是靠个人的道德自觉。最后,反腐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即使是纪检监察系统的干部,一旦放松自我要求,同样会走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杨彬被查的消息发布后,许多网友表示震惊和惋惜。一位网友评论道:“纪检干部违纪,影响尤为恶劣!”这句话道出了公众对此类事件的普遍感受。
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只有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才能维护纪检监察队伍的纯洁性,才能真正做到打铁自身硬。
杨彬案件目前正在审查调查中,最终结果我们将持续关注。但无论如何,此案已经再次向所有人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反腐败没有禁区,监督者更不能成为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