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暴雨积水一男子触电身亡
【厦门暴雨积水一男子触电身亡】9月10日夜间,厦门集美区遇雷雨天气,市民反映一男子在马路边疑因触电倒地身亡。目击市民称,在尝试拉起该男子时也有触电感觉。集美区后溪镇政府工作人员称,该男子确于触电后离世。据监控显示,一位中年男子正撑着伞艰难地行走着,他的脚步有些匆忙,似乎想要尽快逃离这恶劣的天气。然而,当他走到一处积水较深的路段时,意外突然降临。只见他的身体猛地一颤,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狠狠地拽住,手中的雨伞瞬间脱手而出,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后,被狂风卷走。紧接着,他的双腿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整个人摇摇晃晃,仿佛一片在狂风中飘零的树叶。周围的路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纷纷驻足,惊恐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这位男子。有人大声呼喊着:“怎么回事?他怎么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见状,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他顾不上积水已经没过了膝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把男子救起来。当他靠近男子,伸手试图拉起他时,一股强烈的电流瞬间传遍了他的全身。小伙子只觉得一阵麻木和刺痛,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想要松开手,却发现自己的手像是被胶水粘住了一样,根本无法挣脱。“有电!别过来!”小伙子拼尽全力喊出了这句话,声音在暴雨中显得格外微弱和颤抖。周围的人听到他的喊声,顿时都惊呆了,原本想要上前帮忙的人也都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脸上满是恐惧和无助。
记者从集美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处获悉,事发现场存在路灯漏电的紧急情况。市政部门在接到报告后高度重视,已于10日晚迅速组织专业维修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紧急维修处理。灌口供电所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路灯漏电是由于近期持续降雨导致路面积水,水渗透进路灯设施内部引发了漏电现象。目前,供电所已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确认暂无其他安全隐患。与此同时,集美区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针对此次路灯漏电事件的具体情况,警方正在展开深入调查。
路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本应是照亮市民出行道路的“守护者”,却在此次事件中成了“夺命杀手”。路面积水导致路灯漏电,反映出公共设施在设计和维护方面存在严重漏洞。从设计层面看,是否充分考虑了极端天气下可能出现的积水、漏电等安全隐患?在建设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安全标准施工,确保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在日常维护中,相关部门是否定期对路灯等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及时维修?此次悲剧的发生,无疑暴露出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公共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存在明显短板,未能有效预防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事件发生后,虽然市政部门在当晚就到场维修,但悲剧已然无法挽回。这不禁让人质疑,在城市面临突发安全事件时,应急响应机制是否足够高效、灵敏?从市民发现男子触电到相关部门到达现场,这期间是否存在信息传递不畅、协调配合不力等问题?在暴雨等极端天气频发的当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应具备更强的前瞻性和预判性,提前制定针对各类突发情况的详细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响应流程,确保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和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目击者在尝试拉起触电男子时也感受到触电,这一细节凸显了公众在面对突发安全事件时安全意识的不足。在遇到他人触电等紧急情况时,正确的做法是首先确保自身安全,避免盲目施救导致更多人员伤亡。例如,应迅速切断电源,或使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绝缘物体将触电者与电源分离。这反映出社会在安全教育方面仍存在缺失,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安全知识普及和应急技能培训,提高公众在面对危险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正确施救能力。
目前,集美区公安局正在对事件具体情况展开调查,这是明确责任、给受害者家属一个公正交代的重要环节。对于此次事件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以起到警示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以此为契机,对整个城市的公共设施安全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质量监督,确保类似悲剧不再上演。厦门暴雨触电悲剧为我们敲响了城市安全的警钟。城市的安全运行关系到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只有不断加固公共设施安全防线、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与整改措施,才能让城市真正成为市民安居乐业的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