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贾国龙:我骂不过罗永浩
【西贝贾国龙:我骂不过罗永浩】9月11日晚,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采访时,就“是否会起诉罗永浩”一问作出明确且强硬的表态,“一定会,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贾国龙自称在舆论战方面存在“短板”,承认“骂不过”罗永浩,因此公司将放弃“对骂”的选项,转而坚定地诉诸法律。“你说我和他对骂,我肯定骂不过他,”贾国龙在谈及与罗永浩的论战时比较直白,“他就是个天生骂人的人,他说那些话我真说不出来。”9月11日晚,罗永浩就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争端,在微博连发数条反击,驳斥对方说法,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用预制菜线索,他表示,“如果有录像之类的,法律上可以采信的真凭实据,奖励十万元。”。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吐槽西贝餐饮几乎全都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他表示:“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罗永浩的言论迅速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登上热搜,西贝餐饮陷入预制菜舆论风波。2025年9月11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召开媒体沟通会,针对罗永浩的质疑进行回应。他手持罗永浩用餐菜单,逐一还原菜品制作过程,强调西贝没有任何一道预制菜。贾国龙表示:“按照国家的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这件事对于西贝的商誉有很大影响。”贾国龙认为罗永浩的言论对西贝品牌造成了严重伤害,明确表态将走法律程序起诉罗永浩。他连用三个“一定”强调决心:“一定会,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为证明清白,贾国龙宣布从2025年9月12日起,西贝全国370家门店将全部开放后厨,允许消费者参观任何一道菜的制作过程。同时,全国所有门店将上架“罗永浩同款菜单”,供消费者品尝监督。
而对于贾国龙两次提到的“罗永浩当面说挺好”的核心细节,罗永浩给出了他的版本。“走的时候服务员问我们怎么样,我不想难为服务人员,所以就说了句‘挺好的’,”罗永浩在微博上作出解释,直言道:“这也好意思拿来说事?”他觉得现场收获的正面反馈,不过是大家对普通员工出于礼貌的“客套之语”罢了。紧接着,罗永浩还对当晚菜品的口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借以说明贾国龙提及的羊排和烤鱼之所以会被剩下,原因究竟何在。“羊排像是隔夜重烤的恶心味道,葱香烤鱼其实是味道醇厚的葱‘腥’烤鱼,而且也是隔夜重烤的味道。”他补充称,莜面汤“百分之百是隔夜的味道”,连他最喜欢的牛肉土豆条也感觉是“隔夜的炖菜”。
此外,罗永浩声称当晚菜品“没有一个是滚烫的”,全是温的,这在他看来,与餐厅几乎空无一人、不存在上菜延迟的状况极不相符,是“非现做”的又一力证。
除了以犀利言辞予以反击,罗永浩更是雷厉风行地将这场舆论交锋升级为“证据对垒战”。他旋即在微博上抛出重磅悬赏:“倘若有人能提供诸如录像等在法律层面可被采信的确凿证据,一经核实,即奖励十万元。”此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很快便有网友积极响应,“实名追加2万”助力,一同为探寻“真相”加足筹码。与此同时,罗永浩还发出呼吁,希望知晓西贝内幕的现役或已退役员工,能通过私信的方式与他取得联系。
罗永浩作为公众人物,对西贝餐饮提出质疑并公开吐槽,本质上是一种公众监督的体现。在当今消费市场,消费者对于餐饮品质和价格合理性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罗永浩指出西贝餐饮几乎全为预制菜且价格昂贵,并呼吁国家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这反映出消费者渴望在就餐时获得更透明、真实的信息,以保障自身权益。
公众监督的力量不容小觑。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传播迅速且广泛。罗永浩的一条吐槽微博便能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种舆论压力促使企业不得不重视消费者的声音,对自身的经营行为进行反思和审视。例如,西贝在面对罗永浩的质疑后,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开放后厨、上架“罗永浩同款菜单”供消费者监督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公众监督的回应,也是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和商誉而做出的努力。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坚决否认使用预制菜,并强调按照国家规定没有任何一道预制菜,同时表示罗永浩的言论对西贝品牌造成了严重伤害,将走法律程序起诉。这一系列举动凸显了商业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商业诚信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桥梁。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消费者更愿意选择那些信誉良好、诚信经营的企业。一旦企业被质疑存在不诚信行为,如使用预制菜却未明确告知消费者,或者虚假宣传等,将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西贝作为知名餐饮品牌,此次陷入预制菜舆论风波,无疑对其品牌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贾国龙急于澄清事实,维护企业的商业诚信,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罗永浩与西贝之争不仅仅是个案,它为整个餐饮行业乃至其他消费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一方面,企业要高度重视商业诚信,将诚信经营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从食材采购、菜品制作到服务提供,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诚信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公众监督,建立健全消费者反馈机制,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让消费者的声音能够及时传达给企业。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健康、有序、透明的消费环境。
罗永浩与西贝之间的预制菜争端,是公众监督与商业诚信博弈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场博弈中,双方既有碰撞也有反思,而最终的目标应是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有当公众监督与商业诚信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