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卡塔尔后 以总理喊话全世界
【轰炸卡塔尔后 以总理喊话全世界】当地时间9月10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我要向卡塔尔及所有“窝藏恐怖分子”的国家喊话,要么驱逐他们,要么将他们绳之以法,如果你们不做,以色列便会这么做”,同时,指责卡塔尔资助哈马斯并为其领导人提供豪华住所。9月9日,代号“烈焰之巅”的行动中,15架以军战机远程奔袭卡塔尔,哈马斯5名高层死亡,1名卡塔尔安全官员罹难。对此,知名评论家牛弹琴在深度剖析国际局势时郑重表示:这毫无疑问是中东地区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其冲击力之强,甚至让每一个关注国际动态的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毕竟,长久以来,卡塔尔在中东那错综复杂、犹如一团乱麻般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始终处于一个极为特殊且关键的位置。它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和平使者,不辞辛劳地在以色列和哈马斯这两个长期敌对、水火不容的势力之间来回奔走。卡塔尔凭借自身在国际上逐渐积累起来的影响力,以及灵活多变、充满智慧的外交手段,扮演着关键斡旋者的角色。它试图在这片被战火长期笼罩、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为人们带来和平的曙光,让饱受战争之苦的民众能重见安宁。
甚至,在国际政治的宏大舞台上,卡塔尔还被广泛认为是美国在中东最为亲密的盟友之一。要知道,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可是美国在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军事基地。这座基地设施完备、战略位置重要,美国在此部署了大量的军事力量,其存在无疑彰显着美卡之间紧密无间、牢不可破的军事合作关系。几十年来,哈马斯海外总部一直稳稳地设在卡塔尔。在这期间,卡塔尔与以色列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微妙的默契,这种默契为卡塔尔提供了一种无形的保护,使其能够在复杂多变、危机四伏的中东局势中免受攻击。但如今,这种微妙的默契却无情地被打破了。这也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国际政治的现实是如此残酷:在强权的阴影下,所谓的规则与默契就像脆弱的玻璃,不堪一击。卡塔尔对此愤怒到了极点,首相穆罕默德言辞激烈,犹如密集的炮火般向以色列倾泻而去。他痛斥以色列的袭击行径是彻头彻尾的“背信弃义”,将其定义为毫无底线、令人发指的“国家恐怖主义”。此番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言论一经传出,如同在国际舆论的平静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从联合国秘书长到众多国家,纷纷对以色列的恶劣行径表示谴责。毕竟,卡塔尔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对其随意进行轰炸,这无疑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蔑视与肆意践踏,是对国际秩序的严重破坏。不妨以他国反对派在美、英、法等国首都的遭遇为例,这些反对派在这些国家往往受到严格限制和监管,不敢轻易妄动。倘若任由这种随意攻击主权国家的行为肆意妄为、肆虐横行,那么世界必将陷入一片混乱无序、黑暗无边的深渊之中。倘若公理最终在武力的淫威下屈服,那么世界将无情地倒退回弱肉强食、毫无规则可言的丛林时代,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将毁于一旦。
更令卡塔尔难以接受的是,自己一直以来不遗余力、全心全意地为加沙停火四处奔走斡旋。它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就像一位高明的调解员,试图在各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还主动向哈马斯施压,促使其释放人质,为缓解地区紧张局势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以色列的导弹却如无情的风暴,带着毁灭一切的气势,无情地落在了卡塔尔的首都。这无疑是对卡塔尔善意和努力的极大嘲讽与伤害,让卡塔尔之前的所有付出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以色列官员披露,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事先批准了以此次军事行动,此消息在国际政治引发轩然大波。美在中东有最大军事基地,以军空袭美军难不察觉,误判反击后果严重。
深入分析可得:一是美国情报能力强,与以情报交流密切,早知以要袭击;二是美国同意以袭击,否则有能力阻止;三是以战机需空中加油,美或在军事技术、后勤等方面配合,助以顺利袭击。
以在卡塔尔周边袭击,美需向盟友卡塔尔交代,但美擅长外交手段,有办法应对。事件后白宫女发言人莱维特表态:一是称单方面轰炸卡塔尔无助美以目标,安抚卡塔尔并提醒以;二是称美中东特使在得知以轰炸消息前夕通知了卡塔尔,展示“诚意”;三是称消灭哈马斯是目标、特朗普希望战争结束,为以行动找借口,在维护自身利益和盟友关系间找平衡。
对此,牛弹琴总结此次事件。第一,所有的红线都已被践踏,国际秩序和道德准则在这一事件中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第二,可怜的卡塔尔。中东卡塔尔虽小却极富,与以色列密切,是美重要盟友。多哈有美最大军事基地,卡塔尔自认安全。但特朗普为以袭击开绿灯,美军听之任之。卡塔尔还曾赠特朗普4亿飞机,如今愤懑:有这样的盟友?
第三,地狱之门已经打开。特朗普事后向卡塔尔保证不再有类似袭击,但其保证是否管用存疑。卡塔尔作为重要和平斡旋者,或无心斡旋加沙停火,内塔尼亚胡或本就不愿停火。特朗普称消灭哈马斯高层是和平转机,但或引发更多战火杀戮。和平若靠背叛偷袭,将通向黑暗。以色列虽强势,但历史无永远强势之国,犹太人面对阿拉伯人,力量或逆转。对特朗普,卡塔尔难造反,美国军火也迎推销机会。
此次事件中,美国的身影若隐若现却又至关重要。按照以色列官员披露,美国总统特朗普事先批准了这次行动。考虑到美国在卡塔尔拥有庞大的军事基地,以军战机发动空袭时美军不可能毫无察觉。从军事行动的实际情况来看,以色列远程奔袭需要空中加油等复杂支持,很难排除美国在背后配合的可能性。
美国一方面作为卡塔尔的亲密盟友,在卡塔尔拥有重大利益;另一方面却又默许甚至协助以色列对卡塔尔发动袭击,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暴露了其在国际事务中奉行的双重标准。事件发生后,白宫女发言人莱维特的表态更是尽显美国的虚伪与自私。她一方面承认单方面轰炸卡塔尔无助于美以实现目标,另一方面却又强调消灭哈马斯是值得追求的目标,特朗普希望战争结束。这种模棱两可的表态,既想安抚卡塔尔等盟友,又不想得罪以色列,更不愿放弃自身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充分体现了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功利主义和霸权思维。美国这种纵容以色列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无疑是在为强权政治撑腰,进一步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
“烈焰之巅”行动的影响绝不仅限于中东地区。以他国反对派在美英法首都为例,如果这种随意攻击主权国家、无视国际法的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那么世界将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公理若屈服于武力,国际秩序将荡然无存,世界将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时代。对于卡塔尔而言,自己为加沙停火奔走、施压哈马斯释放人质,却换来以色列的导弹袭击,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和伤害。这不仅会打击卡塔尔在中东地区斡旋和平的积极性,也会让其他试图在中东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国家心生顾虑。从更广泛的国际层面来看,这一事件将削弱国际社会对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信任,引发各国对自身安全的担忧,进而可能导致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军备竞赛和安全困境加剧。
“烈焰之巅”行动是中东地区强权政治的一次集中爆发,它敲响了国际秩序的警钟。国际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捍卫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尊严,是每个国家的共同责任。只有摒弃强权政治和双重标准,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才能避免世界陷入混乱与灾难,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