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8日电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在8日刊发的报道中指出,港股市场的IPO热度仍将持续。同时,面对当前复杂的全球局势,愈来愈多外资正在通过香港投资中国资产,以实现多元化配置,中国资产正在从数年前外资口中所谓的“不能投资”变成“不能不投资”。
陈翊庭接受《证券时报》访问时表示,目前有20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上市,其中一半是科技公司,还有一大批18A、18C的企业,以及一些成熟的新经济企业,发行节奏较为合理。港交所从来不担心供应端的问题,因为拟上市企业储备源源不断,更关注的是需求端,即投资者是否愿意投资。
陈翊庭坦言,她观察到相当多的积极讯号,从今年初开始,一些大型企业上市时,外资认购占据很大比例,尤其是一些高科技领域的企业,可能有七八成是外国投资者,来自欧美、中东和东南亚等地区的资金基本上都有,并且长线基金参与度也很高。
在她看来,如果去年9月的大涨行情是政策驱动型,自今年年初以来的行情则完全是由中国资产的基本面所驱动。陈翊庭指,尤其是从年初DeepSeek出来以后,世界各地投资者都开始重新研究中国股票和内地企业,早几年说“中国是不能投资的”,到现在变成“不能不投资”。他们的内部分析团队,对中国内地企业及供应链仔细研究后发现,其中的优质企业源源不绝。
对于“A+H”上市模式占今年上半年新股总融资额七成,陈翊庭表示,这与企业的扩展和布局有关。这几年企业都强调出海,诞生对海外融资平台的需求。香港跟内地市场完全能合作以及互补错位发展,合作远多于竞争。她透露,港交所曾做过测算,“先A后H”的企业在港上市之后,今年其A股流动性平均增长达15%,这也是一个良性互动。
她提到,香港市场的传统强项是在股票市场,衍生产品也做得不错,但一些短板如债市就没法与之相比,大宗商品方面,虽然港交所旗下拥有伦敦金属交易所,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今年会在固定收益、大宗商品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在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上,陈翊庭透露,沪深港通纳入REITs已经准备得相当成熟。两地尚未开始互联的产品包括大宗商品、衍生产品等,最终目标就是投资者想买任何一类型产品都能实现互联互通。外资不是仅对一两个类别的产品有兴趣,如果互联互通做得更全面,香港与内地市场都能从中受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