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今年前7月接待费仅2100元
【张家界今年前7月接待费仅2100元】近日,张家界市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推行市内公务“零接待”。据统计,2025年1-7月,张家界市101个乡镇公务接待费总额仅0.21万元,同比下降99.95%;4个区县直单位接待费13.76万元,降幅达93.71%。这一颠覆性数据背后,是全市推行的“零接待”制度体系。出台《张家界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和《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管理规定》,明确全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因考察调研、检查指导等公务活动,接待单位不再安排工作餐,彻底斩断“凭公函吃桌餐”的利益链条。在255家机关食堂全面推行“扫码支付”,统一制定收费标准(早餐8元、中晚餐10元/人),并在食堂入口公示。例如,永定区尹家溪镇机关食堂的收费牌明确标注“租车40元/半天”,公务人员可自主选择是否租车,费用透明化倒逼接待规范化。市委书记、市长带头下乡时主动扫码就餐,市直部门负责人随行自付餐费。这种“领导示范+部门联动”的模式,使“零接待”从政策要求转变为干部自觉行为。同时,张家界将公务接待纳入全省“互联网+监督”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管理:派出单位需在平台生成电子公函,明确公务活动时间、人员、事由,接待单位凭公函扫码登记用餐信息,杜绝“无函接待”“一函多餐”等违规行为。财政、审计部门通过公务接待监督子系统,实时分析各单位接待费支出趋势。例如,某区直单位7月接待费环比激增300%,系统自动触发预警,经核查发现系重复填报数据所致。
尹家溪镇副镇长罗茜算了一笔账:过去每月需安排3-5次公务接待,每次需准备桌餐、水果、茶水,耗时2-3小时;改革后,基层干部可将精力投入防汛抗旱、矛盾调解等核心工作,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6%。
为防止“零接待”变形走样,张家界构建“三位一体”监督体系。首先,多部门联动巡查:纪检监察机关将“零接待”执行情况纳入市县巡察重点,财政部门结合预算执行系统核查接待费真实性。2025年二季度,联合检查组发现某乡镇食堂存在“虚增用餐人数”问题,追回违规资金1.2万元,对3名责任人予以诫勉谈话。其次,负面清单管理:明确“十严禁”行为,包括在内部食堂无公函接待、超标准安排陪餐人员等。某区教育局因违规接待上级调研组被通报批评,相关费用由个人承担。最后,双向追溯问责:既查接待单位是否违规提供餐饮,也查派出单位是否虚构公务事由。2025年8月,某市直单位以“学习交流”名义组织12人赴区县调研,实际仅3人开展工作,剩余人员被责令退回差旅费并全局通报。
前7月全市公务接待费同比减少1.2亿元,节约资金优先用于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例如,武陵源区将节省的300万元用于乡村学校食堂改造。基层干部从“陪餐应酬”中解放出来,2025年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1%,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提高至89%。企业调研显示,92%的受访者认为“零接待”减少了“吃拿卡要”风险,张家界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跃升至第3位。
张家界的实践证明,公务接待改革不仅是财政节约的“算术题”,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答题”。当“扫码就餐”取代“桌餐文化”,当“电子公函”替代“人情公函”,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重塑政商关系、干群关系,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