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7日电 工银亚洲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推出“工银社区学堂”项目,融合课程、比赛及文化交流团于一体,为有需要的本地学生提供普通话学习机会。该项目中由中华教育文化交流基金会及香港语言研究中心协办、信和集团和香港教育大学支持的“全港小学生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挑战赛”7日落幕,假荃湾荃新天地二期中庭举行决赛暨颁奖典礼。颁奖典礼由香港教育局、工银亚洲慈善基金、中华教育文化交流基金会及香港语言研究中心的代表颁发奖项予35名优秀学生,嘉许他们在普通话学习上的努力与成果。
主办方提供
本次比赛旨在配合本地学生语言发展需求,结合企业与学术机构资源,展现香港新一代的普通话语言能力,搭建弘扬中华文化的交流平台。全港近千名小学生经过多场精彩比拼,最终35名学生脱颖而出跻身决赛。决赛分为初小、中小及高小三个组别,分别设有“朗读字词”、“聆听复述”及“朗诵篇章”三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的语音准确度、聆听理解及语感表达能力,并由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组成的专业评审团进行评分。决赛现场气氛热烈,参赛学生以字正腔圆的标准发音,朗诵中华经典篇目,充分展现香港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热情与潜力。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工银亚洲慈善基金主席刘亚干博士表示:“‘工银社区学堂’是我们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平台,透过教育回馈社会,为有需要学生提供平等而优质的学习资源,从而助力学生拓展视野,激发潜能。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实为贯通文化血脉、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我们欣喜见证学生在‘工银社区学堂’的课程和比赛中以普通话互动学习,生动诠释‘乐学共融’的精髓。”
本次决赛暨颁奖典礼主礼嘉宾香港教育局高级课程发展主任周健博士表示:“教育局持续支持普通话教育,鼓励学生在多元环境中实践应用,增强竞争力。感谢教师与家长的付出,你们是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重要伙伴。”
中华教育文化交流基金会会长、香港语言研究中心董事长赵东晓博士表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沟通的桥梁。学生们以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展现才华,这不仅是个人能力的彰显,更是香港积极拥抱国家语言文化、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生动体现。”
“工银社区学堂”项目以教育赋能社区,除举办比赛外,亦于今年6月至12月期间推出“乐学普通话课程”,在全港多区开设共16班语言学堂,为有需要的幼儿、小学生及非华语中学生提供寓教于乐的普通话课程,受惠学生近300人。课程灵活多元,配合不同学生的程度,不仅提升他们的普通话应用能力,更鼓励学生认识中华文化底蕴。课程表现优异者将获邀免费参加12月举行的大湾区文化游学团,深度体验语言与文化交融的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