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29日电 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昨日(28日)起在香港放映优先场,不少港人选择抢先观影。他们看后纷纷表示,不能忘记同胞的苦难,希望这段历史能被更多人了解和铭记。也有港人提到,唯有我们自己奋发图强,才能真正掌握和平的主动权。
《南京照相馆》讲述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刘昊然饰演的邮差阿昌为求生存,冒充照相馆学徒,被迫为日军摄影师冲洗照片,包括日军胁迫民众拍摄的“亲善照”。期间,他收留多名中国军民,使照相馆成为临时避难所。面对日军暴行,阿昌冒险协助难民逃离,并将记录屠杀罪证的胶卷公诸于世。
凭借历史真相的厚重分量以及强烈的情感共鸣,《南京照相馆》自7月25日上映以来,成为引发内地全民观影的现象级影片。在香港,《南京照相馆》由英皇电影发行,将于9月4日正式在港公映,公映前一星期即8月28日起推出优先场,让香港市民在今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率先观赏。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快门按下的一瞬间,不仅是影像的记录,更是历史与勇气的见证。”英皇电影连日来在社交平台发文介绍,《南京照相馆》在选择英文片名时,团队决定采用“ Dead to Rights”,既能体现“铁证如山”,又表达“向死而生”的精神。让更多香港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南京照相馆》的故事。
昨日,电影一上映,便显现高关注度,有中年观众前来观影,也有教师。
“希望有机会带学生来看。”在香港一中学主教中文的梁老师表示,自己向学生讲述历史的时候也曾给他们看侵华日军拍摄的照片,但图片文字远远不及电影震撼,相信学生看完才能深刻认识当时南京发生的事,理解记住这段历史的重要性。
香港市民王婆婆在尖沙咀一影院观影后也说,电影在香港放映很重要,因为有些年轻人可能不了解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同胞的苦难,要珍惜和平,珍惜当下得来不易的日子。”
“看到影片里的情节,我眼泪一直忍不住。”也有香港市民观影后红著眼眶说,“小时候听长辈提过南京大屠杀”,强调这是所有人都该记住的过往。有港人看后直言,片中多个场景都令她感到痛心,影片结尾的“铭记历史,发奋自强”8个字亦令她感慨良多,她希望这段历史能被更多人了解和铭记。
社交平台上,多位香港网友也分享观看《南京照相馆》的感受。
“勿忘国耻。”在英皇电影的社交平台下,不少香港网友留言表示,“致敬先烈,吾辈自强”。
“今天看了《南京照相馆》,内心深受触动。”还有香港网友在社交平台打下大段观影后的心声,称《南京照相馆》更多的是通过历史细节带来的心灵震撼,“特别感谢那些先烈们,他们用生命守护并留存下这些珍贵证据,让这段历史得以被铭记,也让正义从不缺席。”
该网友又说,“唯有我们自己奋发图强,才能真正掌握和平的主动权。”
今早查询香港电影资讯平台WMOOV,可见8月30日、周六,香港尖沙咀及荃湾有放映《南京照相馆》的场次已经满座;8月31日、周日,香港马鞍山也有场次已无票。相信电影正式上映后,会有更多香港观众通过光影铭记历史,感受和平的来之不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