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27日电 香港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最长寿地区,男性与女性的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分别是82.5岁与88岁,较30年前增加了约7年。香港精算学会昨日(8月26日)公布研究指出,港人平均预期寿命稳步增长,建议为长者提供更包容性和支援性的环境,包括开发更多银发产品和服务,令长者们可以独立且有尊严地过老年生活,不会成为家庭或社会的负担。
(香港中通社记者 曹文毓摄) 香港中通社图片
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精算学会分析13间保险公司,自2014至2021年10.5万宗人寿保险理赔个案,分析结果显示香港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为84.2岁,女性为88.6岁。根据多份统计报告,香港自2014年起,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长寿地区,香港女性平均寿命为全球第一,排名高第二位的日本,以及第三位的澳门;至于香港男性平均寿命,位列全球第二,第一位是瑞士,第三位是冰岛。
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本港男性的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是82.5岁,女性是约88岁,较1993年的75.3岁与80.9岁,增加约7岁。翻查统计处纪录,在1971年,男性的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只有67.8岁,女性是75.3岁;1997年分别为77.2岁与83.2岁,至2010年,男性的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女性的增至86岁。
至于港人为何长寿,香港大学在2021年公布研究指,低吸烟率是主要原因之一,加上良好的医疗保障和丰富的生活环境,共同促成香港人长寿的现象。不过,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和中大健康公平研究所在2023年一项研究显示,香港人虽然长寿,但长者离世前伴随残疾的时间大幅增加,必须正视。
香港精算学会的研究揭示香港人寿保险受保人死亡率的情况,癌症是头号杀手,占死亡人数44.8%,心血管疾病占死亡人数12.8%。香港精算学会会长许毅飞认为,有关研究有助政府及有关机构,制定针对性的保健措施和政策,强调“不仅要延长寿命,还要延长健康寿命”。
在过去的十年间,香港一直保持全球出生预期寿命最高的地区。香港人为什么如此长寿?作为世界长寿之都的香港,究竟有哪些长寿秘诀呢?《紫荆》杂志曾发文细数港人长寿秘诀:
健康的饮食习惯。香港人的饮食口味以清淡为主,油盐摄入较少,烹饪大多采用蒸煮等方式,向来有煲汤的饮食习惯。对于“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的香港人来说,煲汤的是每家每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饮食元素。
饮茶文化也是香港饮食习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香港人喜欢喝早茶,无论早、中、晚酒楼茶馆内都会出现港人喝茶的身影。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咖啡堿、茶多糖、茶色素、茶氨酸等植物化学物,它们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能够延缓衰老,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同时,茶多酚还有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保护血管健康,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概率。
规律的运动习惯。在2021年民建联一项针对香港人运动习惯及体育政策问卷调查中,问卷结果显示有超过80%的香港人有运动习惯,52.5%的受访者表示每次运动时间通常在半小时至1小时。全民健身运动的良好氛围使得香港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著规律的运动习惯,在香港,无论平时的学习工作有多么的忙碌都可以在海滨长廊、街心公园、室内外运动场等场景看见不同年龄段香港市民运动的身影。
有效的控烟措施。根据2021年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公共卫生》(TheLancetPublicHealth)发表的文章《了解香港的长寿:与长寿高收入国家的比较研究》表示,有效的控烟措施是香港成为全球最长寿地区的关键。香港是最早推出控烟措施的地方之一,香港政府颁布系列禁烟条例,采取多项控烟措施包括立法、执法、征税、健康教育及与社区伙伴合作推行更聚焦的戒烟服务等,鼓励市民不要吸烟,抑制烟草的广泛使用,并不断减低二手烟对公众的影响,以保障市民健康。
乐观积极的心态。港剧中一句经典的台词“做人呢,最紧要的是开心。”代表了大多数香港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态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研究发现,保持乐观心境可以强化人体的免疫系统,帮助身体对抗病毒,并减低它们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