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8月26日电(记者 张明臻)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正兴起延长交易时间的风潮,被视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吸引国际资本的新战场。近日,有声音认为港股亦有条件24小时交易,但有声音担心延长时间面临不少挑战,需以渐进式策略执行。

图为香港交易广场。香港中通社图片
香港本地老牌券商耀才证券行政总裁许绎彬在26日的股东会后表示,支持港交所推行港股24小时交易,有助投资者在海外市况变动时即时获利或进行风险管理;亦有利更多券商、ETF发行商推出美股相关ETF与产品,提升成交与份额。政府可资助一些小型券商进行升级改造,以配合24小时交易与世界接轨。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则从技术层面提出不同意见,该机构中国副主席兼管理合伙人李尚义对是否需要24小时抱怀疑态度,他指未来确实有需要延长港股交易时间,但至少短期内不是港股的发展方向。
他认为,调整港股交易时段需根据全球投资者习惯及不同时区股市交易时段,首先要将亚洲交易时段与欧美地区交易时段连系起来,先让港股衔接全球股票市场;第二步再推出更多金融产品以吸引海外人士投资。
“即使24小时交易,如果没生意其实都没意义。”
目前,环球期货已开始接近24小时交易,每周交易6天;美国第二大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已向监管机构申请每周5天、每天24小时交易,料2026年下半年实行;英国和日本也在研究延长交易时间相关计划。
港股现时每日交易5.5小时,虽长于A股,但短于欧美主流市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评估其在竞争格局中的位置。
日前,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表明关键顾虑,“万一有什么出错,现在尚有几小时空间可以修补,如果24小时无间断交易就没有余地了。”
因此,她表示会非常审慎,秉持渐进原则。
尽管有全球趋势的压力,延长港股交易时段确实需进行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如可能面对的流动性风险、技术系统与运维风险、监管风险、以及运营成本等。
面对这些挑战,德勤报告建议,先考虑将每日收市时间延长至晚上6时,与欧洲早市时段重叠,后续再逐步研究更长的时段乃至24小时交易。
持续投资交易和结算系统方面,港交所新的领航星衍生产品平台被认为有潜力支持更长的交易时间。此外,港交所已在咨询“缩短结算周期至T+1”,有助适应更长的交易时间。
港交所近年改革非常进取,实施恶劣天气交易安排、提升互联互通机制、开设港币—人民币双柜台等。24小时交易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争夺流动性的关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