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25日电 香港报章25日针对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发表社评:供港蔬菜安全快速 彰显中央对港关爱
距香港两千里外的青海,带着露珠的豌豆苗等蔬菜,24小时内就能从田间出现在香港市民的餐桌上。食品价格和供应是影响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七百多万港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大局稳定。正是有了这样全方位的保障,青海的高原冷源蔬菜,才能以如此安全、快速的方式出现在香港市场;正是有了严格的监控和速度的支援,港人才能购买到质优价平的新鲜食品;正是有了全天候的应对机制,香港在疫情等非常时期才能获得安全稳定的食品供应。港人餐桌上看似平常的“一道菜”,饱含了中央对香港的无比关心厚爱。
《文汇报》发表社评:优化审批制度 提升“M”品牌质量保证
香港特区政府24日宣布,已完成“M”品牌检讨结果,未来会更严格甄选,将优先资助国际性公开赛事,又表示会强化监察机制。
特区政府提出逐项检视,确保资源用于最具价值的赛事,是持续进步以及与时并进、确保资源用在最有效地方的具体体现。长远来说,还要加强“M”品牌的形象打造,使社会认识到,获得“M”品牌并非只是获取补助。例如参考评选食肆等级的“米芝莲”,借着授予品牌和推荐材料,令活动成为世界级质量保证标杆。特区政府宜研究通过形象设计、广告策划,赋予“M”品牌充满活力、盛大隆重的丰富内涵,深入向世界解释其授予品牌的条件,以及介绍当中的成功案例,令更多高质量世界体坛活动的主办单位,踊跃申请品牌并在港举办更多精彩盛事,缔造“M”品牌良好口碑,将香港打造成为国际体育盛事之都。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完成公屋KPI 早圆安居梦
随着香港各类公屋及“简约公屋”项目相继落成,公屋轮候时间由6.1年降至5.1年,创下七年新低,稳步朝着四年半的目标迈进。本届政府正多管齐下,多方逐步解决住屋难题。为填补短期公营房屋供应不足的缺口,政府正兴建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其中首批约1万个单位将于今年全数落成,余下的亦会在一年半内完成,首期项目更仅用一年多便建成,刷新香港纪录;“提前上楼计划”已惠及逾2000个家庭,平均提早5至9个月入住公屋,节省近三万港元租金开支;同时全力打击滥用公屋,已成功收回约9000个单位,以每个单位造价100万港元计,等同释放超过90亿港元资源。此举措实实在在惠及了十万户以上的家庭,令他们不必再长年困于劣质㓥房,改善生活的同时,也增添对未来的希望。(完)
上一篇:香港早间新闻速览(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