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中国将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据闻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装备占比非常高,不少是代表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最新装备,还有一些是国之重器,充分展示军队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能力。届时天安门广场上的铿锵步伐与钢铁洪流不仅彰显国威军威,更是一堂跨越山河的“国家教育课”,对香港青少年而言,这场盛典的教育意义远超仪式本身,是重塑国家认同、明晰历史方位、激发时代担当的深层精神洗礼。
大阅兵是生动的历史课堂,帮助香港青少年补全历史拼图。过去,由于香港部分教育长期受不良思潮影响,一些香港青少年对抗战历史一知半解。通过阅兵,他们能看到抗战老兵们的飒爽英姿,这些亲历者就是“活著的历史教科书”,让青少年直观感受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抗战胜利日阅兵承载著中华民族从屈辱到复兴的集体记忆,香港虽历经殖民沧桑,却始终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从抗战时期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到改革开放的桥梁纽带,香港从未缺席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阅兵式上的历史致敬环节,将唤醒香港青年对共同历史的集体记忆,理解香港与国家休戚与共的命运联结,从而在历史长河中找准自身坐标。
大阅兵能激发香港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香港青少年通过目睹整齐的方阵、呼啸而过的先进战机,到昂首伫立的新型导弹,会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强大祖国的一份子,国家是香港最坚实的后盾,理解“国安才能家安”的朴素真理。这种认知能驱散曾经被别有用心之人灌输的错误思想阴霾,使他们由衷地为自己的中国身份而骄傲,从而自发地热爱祖国,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阅兵展示的自主创新装备和科技强军成果,更是打破西方技术垄断的生动见证,激励香港青年摆脱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建立基于现实的国家认知,在风云激荡的国际格局中保持清醒头脑。
更重要的是,大阅兵激发着香港青年的时代担当。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代人的接力奋斗,如今的繁荣是前辈努力的成果,未来则需要新一代去开创。香港青少年身处“一国两制”的独特环境,更应明白自身肩负的使命,他们是香港与内地联系的桥梁,是国家发展的新鲜血液。国家“十四五”规划赋予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新使命。当香港青年看到阅兵中展示的科技自立自强成果,联想到自身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舞台,必将激发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豪情。进而思考如何在学业、事业中拼搏进取,为香港的稳定繁荣,为国家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香港的教育工作者应创新方式,引导香港青少年深度参与。比如可以组织阅兵影像的跨学科解读;开展与内地青年的主题交流;还可以策划“大阅兵与我心中的国家安全”创意作品征集。让大阅兵盛典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成为思想启迪和行动起点。
九月的北京阅兵,将是香港青少年与国家的一次深刻对话。当铿锵步伐回荡在神州大地,同样应激荡起香江青年的热血与豪情。在“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中,香港青年不仅是国际强盛的见证者,更应是民族复兴的参与者、贡献者。而这次大阅兵,也将帮助香港青少年在历史中汲取养分,在现实中找准方向,在未来中担起责任,成长为爱国爱港的栋梁之材。
(本文作者吴建东为香港就是敢言成员)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