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21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电影节目办事处将于9月21日至10月25日举办放映节目“启系列2025:光影观人文——香港电影的中华文化脉络”,于香港电影资料馆(资料馆)电影院放映12部展现人文价值的电影。选映电影分为四个主题︰“家国伦理”、“文人风骨”、“女性之光”和“公堂法理”,均包括两部展现中华文化脉络的香港电影及一部作为文化参照的外国电影。
图示《寒夜》(1955)剧照。图源: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家国伦理”主题的电影包括《寒夜》(1955),改编自巴金的小说,聚焦一对知识分子夫妻在面对战乱和新旧文化时的矛盾挣扎。《投名状》(2007)描绘清末太平天国时期行兵调将场面以及江湖信诺与君臣纲纪之间的复杂角力。日本电影《妻之告白》(1961)(4K修复版)讲述妻子成为杀夫嫌疑犯的故事,引发对传统婚姻和女性形象的反思。
主题“文人风骨”包括由鲍方编导并担纲演出的作品《屈原》(1977),以庄严风格呈现爱国诗人屈原的政治理想。导演许鞍华的《黄金时代》(2014)刻画女作家萧红在物质匮乏和时局动荡中对写作的坚持。电影《兹山鱼谱》(2021)改编自朝鲜史实,讲述被流放后的大儒与当地求贤若渴的渔夫相遇相知的故事。
主题“女性之光”则选映呈现现代女性的挣扎的影片。《我是一个女人》(1955)中红线女饰演在五十年代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社会下的职业女性,展现女性在家庭与事业中的挣扎。张艾嘉和叶蒨文主演的《莎莎嘉嘉站起来》(1991)讲述性格与命运各异的中年姊妹互相扶持的故事。韩国电影《烈女门》(1962)中,年轻寡妇与农村打工的青年暗结珠胎,为守贞节牌坊,与情人和初生儿子被迫分开。
在“公堂法理”主题中,《杨乃武与小白菜》(1962)讲述小白菜遭知县之子玷污,反与婚前恋人一同被诬告通奸杀夫。《算死草》(1997)讲述传奇状师陈梦吉在法庭上为被陷害的徒弟辩护,嬉笑怒骂中展现小市民心态。经典美国法庭片《桃色血案》(1959)(4K修复版)的故事围绕一宗谋杀案,律师在辩护过程中揭发错综复杂的感情瓜葛与杀人动机,善恶之间只差毫厘。
电影票价75元,门票现于城市售票网发售。
所有香港电影设映后谈,由联合节目策划何思颖、影评人登徒、麦子、朗天、郑政恒、导演刘成汉,以及学者郭诗咏博士和游静教授主持。映后谈免费入场,持相关电影放映门票的观众优先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节目另设四场讲座,分别以“伦理与时代”、“文人精神,思想的骨头”、“银幕上的性别定义”和“世态人情的审判仪式”为题,由联合节目策划何思颖和乔奕思主持,学者文洁华教授、郑培凯教授、导演陈小娟、林善,以及演员梁雍婷及苏玉华主讲。讲座分别于资料馆电影院和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楼四楼会议室AC2举行,免费入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是次放映节目亦是弘扬中华文化系列的活动之一。康文署一直积极推广中国历史和文化,透过举办多元化的节目和活动,让市民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