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21日电 美国纳斯达克已预告明年下半年将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的机制,令港交所会否跟进成为市场热话。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昨日(20日)表示,对投资者希望全天交易且交易成本低的心情表示理解,港交所希望尽量给予市场更多便利以参与交易,但亦要分析24小时交易的相关流程会否造成运作压力、增加相关风险等。她强调,在现时流程中,若出现任何问题,仍有数小时可供修补。但在24小时无缝交易中,却无修复的余地,因此还需审慎研究。
港交所昨日(20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全线业务录得强劲增长,胜出市场预期。陈翊庭出席业绩会时表示,目前约230家企业轮候上市,相信对于香港的新股市场而言是一个好现象。至于内地市场重启IPO(首次公开招股),她指同样是一件好事,强调港交所对部分有意出海的企业具吸引力,与内地三个交易所属互补及错位发展,双方各具优势,两地交易所合作可满足不同企业的IPO需求。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港交所今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并允许这些公司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陈翊庭也透露,自专线推出以来,至今已新增50家以第18A章(生物科企)和第18C章(特专科企)上市规则申请IPO的企业。
陈翊庭提到,受惠去年第三季中央出台刺激经济措施,加上今年初内地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掀起AI(人工智能)浪潮,世界各地投资者正重新评估香港科网股价值。
近期,美元资产回流港股,陈翊庭解释,现时市况下全球投资者均希望作分散投资,适逢香港新股市场活跃,给予了投资者投资机会。现时国际投资者对港股IPO的参与度很高,当前港股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散户占比仅一成,港股通南向资金占比23%,其余均是国际投资者和本土资金。
她希望外资参与度高的情况可延续,港交所将透过优化上市制度、基础设施等,争取于全球资产配置中多分一杯羹。
去年5月,美股市场将结算周期由T+2缩短至T+1,香港交易所今年7月中亦刊发有关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的讨论文件,探讨结算周期改为T+1的可能性。港交所邀请市场在9月1日前提交意见,以便未来制订详细实施时间表。
港交所首席营运总监刘碧茵透露,市场对T+1结算反馈积极,预期T+1结算周期乃大势所趋,港交所计划收集完市场意见后,再逐步落实T+1结算周期的最佳方案、过渡期时间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