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8月20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正全力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相关修订法例已于7月中生效,38个沙盒项目陆续展开,标志著低空经济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2025年施政报告公布在即,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20日就低空经济在优化法规、投资基础设施等方向提出45项具体建议,希望充分释放低空经济潜力。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低空经济指以无人机及其他低空航空器为基础的经济活动,利用低空1000米以下空域进行商业活动。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推出多项措施。
2018年民航处发布《无人机操作指引》规范无人机使用;2023年政府修订《民航条例》放宽商用无人机飞行限制,设低空经济试验区。此外,政府已简化无人机物流、空中出租车等新兴业务审批流程,并推动5G网络覆盖等。
美团无人机开通香港首条配送航线、顺丰丰翼无人机为离岛居民配送药物、香港消防处使用无人机运送大型物资至行山地带救援、中华电力使用无人机超视距飞行巡查输电塔和电缆……
截至今年8月,首批38个试点项目涵盖物流、公共服务、基础建设等多个领域。目前,香港低空经济正从试点试验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过渡的关键阶段。
政府对低空经济发展抱有雄心,冀打造为新经济增长引擎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工具。但发展的同时亦面对挑战,主要源于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亟待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法规、相对薄弱的产业链、以及跨境协同的复杂性等。
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就低空经济方向提出45项具体建议。
在顶层规划方面,联盟创会会长、立法会议员葛佩帆对中通社记者指出,希望政府制定更全面的发展策略,成立“低空管理局”,建立“低空交通管理平台”,以监管低空空域、统筹航线及营运审批及推动大湾区跨城协作等工作。同时,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在本地及区域合作的发展,协助低空经济产业参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吸引海内外企业人才落户。
法规与监管方面,中国联通国际法律部顾问孙唯认为,需推动粤港澳三地协同制定统一无人机跨境飞行管理法规,明确可兼容的飞行空域、高度限制、审批流程等核心标准,减少规则差异。大湾区应共同出台《跨境无人机货运清单及关务指引》,列出可飞货物、禁限货物、申报格式,让企业一次备案、两地互认。
另外,香港中旅汽车服务董事总经理黄明慈建议,充分利用香港全球独有“山海城”景观,结合载人无人机的独特空中游览体验,打造“低空+文旅”的新旅游模式;亦可打造启德邮轮码头低空维港游、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等低空旅游航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