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20日电 港交所希望缩短港股现货市场结算周期至T+1,银行业亦需作出相应调整。香港金管局因此向业界发出通告,指银行业在为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缩短至T+1结算周期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对此,多间银行回应表示,他们有在海外地区实施T+1或T+0结算的经验,已为有关变革作好充分准备。
前期的准备工作方面,金管局指出,银行业应审慎研究缩短结算周期,对其日常营运的潜在影响,并要确保能持续为香港和海外客户提供服务。
金管局提到,银行应分配足够资源以提升其营运、系统和基建,并要与服务供应商、系统供应商等沟通,确保合作伙伴同样准备好缩短结算周期。该局期望银行能和港交所、其他市场参与者保持密切沟通、紧密合作,例如积极参与全行业测试。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金管局将继续密切留意市场发展,并在适当时候向认可机构提供进一步指引,以支援他们过渡至T+1结算周期。
金管局亦引述港交所7月中发布的文件,指推行T+1结算周期有助提升市场效率、降低交易结算风险,以及增强香港的竞争力,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去年5月,美股市场将结算周期由T+2缩短至T+1,香港交易所今年7月中亦刊发有关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的讨论文件,探讨结算周期改为T+1的可能性。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进则退。港交所邀请市场在9月1日前提交意见,以便未来制订详细实施时间表。
港交所股票现货市场自1992年以来一直采用T+2结算周期,是指交易后的2天完成资金和股票交收,例如卖家周一沽出股票,周三收市后才收到沽货款项。但近年来,许多市场已转向或正在考虑转向T+1或更短的结算周期。港交所预计到2027年底,全球股票市场88%的交易将采用T+1或T+0结算周期。
香港证券业协会主席高鹃强调,T+1是大趋势,中国内地及美国正在实行,缩短结算周期有利提升香港竞争力。其中,券商及交易所需要改动系统是较大难题,但相信数个月时间可完成。她预料,最快明年可落实T+1。
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理事马增杰则说,券商实现T+1并不难,只要交易所的系统、券商自营系统、第三方供应商的系统三部分能够协调好,相关的操作并不复杂。
据悉,港交所计划今年底完成系统升级,技术上兼容T+1结算周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