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8月19日电(记者 徐嘉仪)香港新一份施政报告将在9月发表,众多民生议题中,“住”的问题是本届特区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今年公屋落成进度远超预期,取缔劣质㓥房的政策正逐步落实,看得见的成果,令市民对政策有感。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香港公屋轮候人数逾20万,过去因造地建屋步伐较慢,公屋落成量“头轻尾重”,本届特区政府以刻不容缓的态度帮市民“上楼”,提出创新的“简约公屋”,短时间内增加30000个单位供应。位于元朗和牛头角的简约公屋项目今年落成,截至8月,已有逾3000户家庭办理入住,接下来还有数个项目陆续建成。
加上政府运用组装合成等新技术加快建屋速度,香港未来五年总体公营房屋供应量将达189000伙,较本届政府上任时的五年期增加约80%。据房屋局最新透露,房委会由2022/23年度至今的公屋落成量已有16.8万伙,达《长远房屋策略》30.8万伙目标的54%,进度远超预期。
官方数字显示,截至今年6月,一般申请者公屋综合轮候时间由上季的5.3年下降至5.1年。本届政府上任以来,轮候时间已由上任前最高的6.1年,缩短整整一年。
目前,香港有约3100幢三无大厦、11万间㓥房,劣质㓥房令基层市民要付昂贵租金,忍受肮脏窄小的居住环境。
本届特区政府直面棘手难题,针对大量劣质㓥房,去年施政报告提出规管方案,制订“简朴房”制度,订明内部面积、消防、结构安全等最低标准,获官方认证才可合法出租,有关政策拟明年3月起实施。就㓥房滥收费问题,差饷物业估价署近年加强执法,成果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屋、改造劣质住房之外,特区政府一直在想办法提供“选择”。观察近年来,香港的居住选项不再是私楼或公共房屋,还有青年宿舍帮助30岁以下的“正当年者”解决燃眉之急,全心拼事业,而非为斗室放弃更多可能性。
此外,劣质㓥房向简朴房过渡需时,政府构思了一个专属公共空间——社区客厅。今年已经有4间投入服务,超出施政报告目标,为基层家庭提供额外生活空间、社区支援和共享服务,一年惠及至少数千个家庭。
居住问题繁杂琐碎,但综观香港近年房屋政策会发现,“提升幸福感”是主轴,无论是加快公屋流转、取缔劣质㓥房,还是翻新公屋设施、增设联厦联管、社区客厅等配套,都是在减轻市民的房屋压力。相信以此创意房策高效落地,住房不会再是香港的“老大难”。(完)
上一篇:印度高官膨胀了:不想当下一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