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回望香港抗战记忆
创始人
2025-08-19 18:04:22
0

香港新闻网8月19日电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时至今日,于和平年代回望抗战年岁,越发能感受到和平来之不易。香港在抗战时期的战略地位重要,也有不少感人的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虽与东北远隔千里,全国人民的心仍紧紧相贴。据香港地方志中心梳理香港参与抗战全纪录,香港各界在事件发生后随即于9月23日举行集会,悼念“九一八事变”殉难同胞,有商舖下半旗致哀。然而,有日军侨商与华人发生冲突,引发多日骚动,共造成6死25伤。

1932年2月,香港有20多人组成医疗救护队,前往上海救治“一·二八”淞沪抗战的伤兵,东华医院筹款3.3万港元支援上海难民;1934年2月6日,香港首部抗日爱国题材电影《战地归来》公映。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香港华商总会、东华三院等社团组织“华北兵灾筹款联会”,支援内地受战火影响的民众;同年9月,救国公债劝募委员会香港分会成立,响应国民政府呼吁,发行救国公债,由周寿臣爵士担任主任委员。截至翌年2月,该分会共筹得535万港元作为抗战经费。

自1937年9月起,日本封锁了中国沿海,香港成为军需物资输入内地的关键通道。

1938年,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在香港成立“保卫中国同盟”(保盟),向国际社会募集资金和物资支援八路军、新四军。保盟在宋庆龄九龙寓所小客厅正式宣告成立,总部则设在港岛西摩道21号,以“宣传抗日、争取国际援助、支援抗战”为宗旨,宋庆龄担任保盟中央委员会主席。

保卫中国同盟成立。

保盟成立后,立即开展轰烈的募捐活动,仅用一年时间,就为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募集到约25万港元的捐款及一批急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对于海外侨胞寄给保盟的捐款和物资,保盟复信时落款是“保卫中国同盟主席宋庆龄”。海外侨胞和国际友好人士对宋庆龄充满崇敬和信任,他们都以得到她的亲笔签名或印章为荣。

1939年4月,保盟接到新四军急需单人蚊帐和奎宁等药品的求助信。宋庆龄很快募集了6000码蚊帐用料、20万片奎宁、12万剂预防霍乱的疫苗和2000个消毒包等紧急援助物资,并送往根据地。5月,宋庆龄得知长江流域的抗日队伍伤病员寒衣匮缺,即发起“两万条毛毯运动”。许多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纷纷慷慨解囊,仅半年时间,“两万条毛毯运动”就取得圆满成功。

八路军和新四军第一辆配备流动手术室的大型救护车,和第一架大型X光机都是由保盟捐助的。

同年,广州沦陷,香港经铁路转运物资的路线中断。滇缅公路随后成为新的运输通道。

有大批中国内地市民在抗战期间进入香港,香港人口也从1936年的84万,激增至1941年沦陷前夕的160万,27万难民露宿街头,粮食、医疗、就业、生活等都大受影响。

1941年12月初,香港已被战云笼罩,当时的政府加紧疏散外籍侨民,同时召集义勇军及后备警察等民间防卫组织。同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数小时进攻香港,轰炸启德机场,摧毁英军飞机;12月10日,日军攻破“醉酒湾防线”,英军退守香港岛。

12月25日,港督杨慕琦投降,香港进入“三年零八个月”日占的时期,也进入了香港沦陷、敌后抗战和游击战斗争的时间。这是香港二战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在这段黑暗岁月,香港人口由160万剧跌至60万。超过四分之一的民房毁于战火,到处颓垣败瓦,满目疮痍;工商百业瘫痪,居民度日如年。

广东境内的抗日游击队相继涌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派出武工队进入新界,营救滞港的文化人士及开辟香港的抗日战线。

1942年2月3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港九大队在西贡黄毛应村的教堂宣告成立,其后改称港九独立大队,直属东江纵队司令部。当时港九独立大队共有队员逾千,大多为本地人士。

东江纵队成立后,全面开展游击战争,积极扩大游击区,加强部队的力量。东江纵队其后转战东江两岸、港九敌后、粤北山区及韩江地区,配合国民政府的抗日部署;又在大鹏湾、大亚湾海域打击敌人,控制数百里的海岸和通往香港的交通要道;并营救文化人士及国际友人,积极配合盟军对日的反攻作战。

港九独立大队组成后,则积极对日军发动攻势,包括派遣短枪队袭击日军据点、截击日军运输队伍,以及伏击汉奸;又发动“纸弹战”,到处派发抗日宣传单张;更与东江纵队护航大队互相配合,除保护渔民及海上航道外,破坏日军的海上运输,并以炸药包、渔炮、手榴弹、短枪等武器攻击日军。

港九大队前身的武工队曾参与过“秘密大营救”,将约800名滞留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转移至大后方,避免其被日军迫害,其中有何香凝、茅盾、邹韬奋、夏衍、柳亚子、胡绳、范长江、张友渔等。

港九大队是香港沦陷三年零八个月期间,唯一一支成建制、由始至终坚持抵抗的抗日武装力量。

杨家村的“适庐”

在“秘密大营救”中,位于新界元朗十八乡杨家村的“适庐”,曾担任中转站,亦是港九大队元朗中队的据点。

1943年至1945年间, 港九独立大队在西贡、沙头角等地建立抗日根据地,营救盟军战俘,打击日军。

据不完全统计,港九大队毙伤日军100余名,毙伤汉奸、伪警及间谍等70余名,俘虏、受降日伪军600余名,炸毁日军飞机1架;缴获长短枪支550余支,机枪60余挺(包括英军弃械),炮6门,缴获敌船至少33艘,击沉4艘,并缴获大批弹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1951年,香港民间在乌蛟腾村设立抗日英烈纪念碑。1988年,斩竹湾抗日英烈纪念碑建成。香港第三座抗日英雄纪念碑,则是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纪念碑,于2023年新近落成。

今日香港和平发展,稳定繁荣。80年后回望香港抗战史,必须铭记战争的惨痛。(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