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北京时间今天上午7:30,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的会谈议程完成了三步:机场欢迎仪式、两人单独会谈、两位领导人与记者见面会。就这三个议程的细节,来聊聊大国或强国外交的做法和可能达成的成果预测。
地点选择在靠近俄国的美军领土,但不在民用场所,如当地酒店或官邸,而是美军基地。让来者有上了“刀俎”之感。特朗普与普京相向而行的两条构成“T”形的红地毯,和登上见面台后面的背景设施,为美军的两架战斗机。最显“刀俎”特色的是在特朗普与普京并肩共同走上欢迎平台的途中,包括一架B2轰炸机和四架战斗机组成的飞行战斗群,从他们头顶掠过,并让普京有稍微吃惊的侧身仰头眺望的动作,特朗普似乎早有预备,平稳淡定而行。以现场军用飞机的刺耳音爆效果,都会有所本能反应。让来者惊讶,显主人淡定,要表现就是外交场景象征符号,并记入历史。
仅在有翻译在场的两人单独会谈,细节和内容不对外公开,表明两位领导人的私人友谊是次轮会谈促成的只要动力,并为下一轮分别由外交、国防、财政、外经等五位主管大员组成的团队会谈而达成框架。这种私宜引导公事,增加了外交的灵活性,也赋予了人情味,让国家间交往中的理性、利益等生硬因素,抹上了个人感情色彩,增加了外交活动的可观赏性。私人的友谊钝化了国家间的对立,营造了和平氛围。
第三个记者见面会的细节,也不同往常。在记者入场坐定之后,先是由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率领俄方五人团入场并在记者席的第一排入座,紧接著是美方国务卿鲁比奥率其五人团入座同一排,双方并肩而坐。几分钟后,特朗普走在普京前面,特朗普顺著前方的右边讲台后站立,普京在左边讲台后站立。没有主持人,没有邀请方的开场白,特朗普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普京开始了有讲话稿的讲话。讲话比较正式,也比较俗套。从二战与美军并肩作战,谈到冷战,谈到两个大国对世界的责任,谈到要结束俄乌战争,谈到俄美未来经济合作和在国际事务上的合作。在普京说完后,特朗普接上话题,一如以往不带讲稿的碎言片语,高度评价会谈如何成功如何好,并顺带嘲笑民主党人整天说俄国干扰美国民主阴谋的假新闻。说到将向北约和乌克兰通报会谈内容,并就下一步停火会谈沟通作出安排,并最终实现和平。
在特朗普说我们很快会见面。普京唯一一次用英语接上话说,“下次在莫斯科”。特朗普没来得及反应作了不置可否地含糊过去。
特朗普在听普京讲话时,多半扬起下巴又略显疲累,没有多大表情变化。普京在听特朗普讲话时,也是一脸疲惫,偶尔伴以赞同点头与微笑。
两位领导人,在各自讲话结束后,面对众多在场记者的提问,未作回应,并匆匆离去。对这一反应,美国多数媒体表示困惑,认为两个多小时的会谈,却没有更多内容向外界透露,他们两人到底谈了什么?
所有欧美主流媒体,称此次会谈为“high stakes talk”(“高风险会谈”)。特朗普给出的成功概率为25%。
美国前总统夫人、前国务卿希拉里说,如果特朗普能不让乌克兰失去一寸领土而与俄国谈成和平,她将亲自提名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尽管美国在会谈的所有公开场景中,布满了“刀俎”寓意,焉不是凸显普京“单刀赴会”的英雄本色?
此次特普会谈,很可能是美国自我丢丑的一场亏本买卖。(完)
(作者钱言:资深时事评论员、香港亚旅卫视常务副总编。本网获独家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