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收紧“本地生”资格衍生“借壳办学”现象
创始人
2025-08-16 22:03:31
0

香港中通社8月11日电(记者 张明臻)近年香港“高才通”等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不少内地人才携子女赴港求学,“教育移民”现象备受关注,也衍生“借壳办学”问题,引发社会讨论人才引进背后如何兼顾公平。

香港中通社图片

据香港教育局数据,以往有人才子女从未在港生活,通过自修生应考DSE以本地生身份申请资助大学,由2021至22学年约200人升至上学年约1000宗,有急速上升趋势。

为应对该现象,确保公帑运用合理,及其他本地生申请资助大学不受影响,教育局日前已经更新有关规定,受养子女须居港满两年才符合“本地生”资格。

政策公布后,随之而来有媒体揭露了“借壳办学”问题。有消息指香港多间中学与内地机构合作开办高中课程,以深港联读模式,满足教育局新规。教育局近日通告,暂停私校崇正中学营办,因其涉及内地补习社“摘星教育”怀疑“借壳办学”。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邓飞指出,学校与其他机构合办课程本身并无问题,但注册地址在崇正,办学主体就必须是崇正中学,其他合作机构只能是辅助性质。香港早前收紧资助专上课程申请门槛,有些家长担心未能为子女找到学位或插班,因此有非本地机构借此“贩卖焦虑”宣传课程。

他指出,家长为子女报读课程前要十分小心,教育局应就学校与境外教育机构合办课程发出更清晰指引。

此外,香港大学联招上周放榜,有应届考生反映,今年收生分数较往年高。以往年成绩为标准,并未获八大资助院校录取;即使分数达去年入学分数中位数,都不获录取。

有业界人士认为,竞争加剧因报考人数增加,包括人才受养人子女、持香港身分证的双非子女等;亦有声音指出,即使教育局更新规定,但亦有“抢学位”的现象存在。

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立法会议员刘智鹏不认同“抢学位”观点。他指,近年本地学生人数下跌,导致入大学分数门槛持续下降,本地学生享受红利,其实是敲响警号。

他表示,内地学生成绩优异,招更多内地生及非本地生,反而有利大学发展,保持高教界水平。“香港是移民城市,现在本地学生都是移民后代,只是较内地学生更早来港,竞争不会不公平。”

内地外派来香港工作的钟小姐为儿子在香港选择国际学校就读。她对记者表示,据她了解周围很多同事来港就读后,升大学的目标其实是国外或内地高校,香港国际学校学费较内地便宜,相信占据用本地学额的为少数。不过,她认为政府修改“本地生”门槛是合理的。

香港教育向来以国际化、双语教学、课程多元等优势吸引,“移民留学”是全球化背景下人才流动的缩影,既带来教育资源竞争,也促进香港人才多元;关键在于政策如何引导,家庭是否做好长期规划。随著有关政策进一步调整,未来将愈趋于规范化。(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