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15日是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谈的日子。在特朗普此前宣布这一消息时,无疑让人们吃惊不少。
因为特朗普刚刚因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不顾这一亚太盟友的传统友谊,宣布对印度加征关税。这是对俄罗斯直接制裁有限之后作了“株连”,来围堵俄罗斯。就在人们顺著特朗普这一政策作延伸推测的时候,特朗普又突然宣布与普京见面,这弯子转的确实有些猛。是特朗普悲天悯人的“和平情怀”来得迅速,还是另有隐情?
动机与成果的关联度,惯来是分析问题的入手之处。在美国国内一片要求特朗普公布“爱泼斯坦名单”时,特朗普及其集团成员,高喊起要逮捕前总统奥巴马和多个民主党要员,并且把他们“叛国证据”说得有鼻有眼,瞬间又沉寂下来。在短暂叫停对乌援助后,期待俄国给个面子,俄国给予回应是对乌克兰加大攻击力度,一度让特朗普感觉“普京说话不算数”。继而又宣布对俄罗斯加大制裁,包括前面提到的“株连式”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关税。白宫像玩魔方翻转政策和决策,外界并没有理会,包括印度这样的既是贸易伙伴又是地缘战略盟友的国家。
那么,是普京惧于制裁抑或“回心转意”而主动愿意回到谈判桌?还是特朗普一时兴起,重演转移国内要求公布爱泼斯坦档案视线的把戏,而根本并不在乎有无会谈成果?
在俄乌问题上,利益最主要关联方,除了俄美,还有乌克兰和欧洲。特朗普宣布与普京会面之后,俄乌任何一方的军事行动并没有放松,都没有为两人会谈营造氛围。特朗普宣布会谈消息的同时,泽连斯基回应毫不含糊说,任何没有乌方参与的谈判或不能保证乌克兰领土完整的方案,乌方不会接受或承认。北约相关高层,对泽连斯基的回应给予支持。
美国国内对特朗普此次会谈,批评的声浪一直未止。曾担任过特朗普安全顾问的博尔顿说,让普京踏上美国领土,美国已经失败了。一个被通缉的罪犯变成座上宾,是美国的耻辱。特朗普对前顾问的这番话,气得如此回应说,“一个被解雇的失败者,整天胡说八道,再好的事,在他眼里都是负面的。即使我毫无代价拿下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他们也会说我做了亏损买卖”。
有记者多次询问特朗普与普京会谈,到底有什么具体共识,特朗普先是含含糊糊说,“彼此都要做领土退让”。对这番话,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作了“领土不会让”的回应。今天特朗普再次调低调子:我们只是会面,探索可行方案,有共识,再让欧洲和乌克兰参与进来。如果俄罗斯不妥协,将承担严重后果。这是拜登的战争,不是我的。
在特朗普与普京会谈即在前夕,欧洲领导人齐聚柏林,与特朗普开了一次视频会议。会议结束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发帖说,停火是必须的,没有乌克兰人参与的任何决定,都是徒劳的。
英国首相斯坦默昨天邀请泽连斯基去伦敦。欧洲大国始终扮演者乌克兰“娘家人”角色,并随时挺身而出充当保护人,既是给俄国看,也是给特朗普看。
更多国际时政观察家认为,特朗普与普京会谈,两人愿意见面,并无多大共识点。只是各自需要和摆姿态的本身需要。特朗普关税战使美国国内失业率增加和物价飞涨,民众在他上任后没有得到经济实惠;与民主人的你死我活的“迫害性政治”日益恶化,既需要转移国内注意力,又力图通过树立国际“和平者”形象,来抵消多重骂名。普京方面,确实如博尔顿所言,踏上美国国土,就是对欧美对他作出“通缉”的嘲讽,同时以不变应万变,延缓美国的“株连制裁”。特朗普是他的个人忠实粉丝,在一举数得无关乎有无实质性成果的会谈中,被邀者的普京,实际上握有了主动权。
会谈将在当地时间15日(周五)上午11:30开始,地点是阿拉斯加最大城市Anchorage的埃尔满都—里查德森的美空军基地。先是两位领导人一对一的会谈,然后是双方各自由五人组成的团队会谈,团队主要成员包括双方的外交、国防等负责人。
可以预料,这场阿拉斯加的会谈,形式重于成果,是场景延续或转换的一曲过渡音乐,是两餐之间的一碟甜品,它构不成历史的章节。
(作者钱言:资深时事评论员、香港亚旅卫视常务副总编。本网获独家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