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1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15日举办2025年全国生态日启动礼暨研讨会,为一系列环保及生态保育活动揭开序幕,并邀请内地及香港特区的政府与非政府机构代表、学者及专家,就生态文明理念及保育工作交流。
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叶水球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及立法会议员李慧琼博士为启动礼主礼。
图源:政府新闻处
卓永兴致开幕辞时表示,国家在2023年将8月15日定为全国生态日,以深化国家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今年全国生态日适逢习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周年,意义更为特别。他强调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生态文明的倡议,为此一直致力推动社会绿色转型、保育生态,并加强与内地合作,建设美丽中国、美丽香港。
李慧琼博士致辞时表示,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是国家迈向生态文明新阶段的标志。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进步有目共睹,现时更注重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她亦肯定特区政府就走向低碳未来所做的工作,包括扩建可再生能源设施、推动绿色交通和加建绿色建筑物等,并呼吁大家将保育融入生活,共建绿色城市。
启动礼其他嘉宾包括环境及生态局常任秘书长(环境)张国财、环境保护署署长徐浩光博士、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署长黎坚明、机电工程署署长潘国英、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长(辐射监测及评估)李立信、行政会议成员兼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林正财医生、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员会主席郑锦钟博士和环境运动委员会主席郭美珩。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委员易志明、郭伟强、卢伟国博士、何君尧、谢伟铨、李梓敬、陈绍雄和立法会议员林筱鲁亦有出席。
在启动礼上,渔护署亦与深圳市海洋发展局签署《大型水生野生动物联合救护机制工作备忘录》,深化两地大型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协作,以及加强经验和技术交流,以提升港深毗邻水域的生态安全。
其后,由香港理工大学暂任副校长(校园发展及设施管理)凌嘉勤教授主持研讨会。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教授王亚华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王予红教授、香港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总监茹国烈教授、渔护署助理署长(郊野公园)叶彦博士,以及环境及生态局乡郊保育办公室总监邓文彬教授担任研讨会的讲者,就乡郊振兴、自然护理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享交流。
特区政府早前宣布,政府及非政府机构由今日起至9月28日期间推出多项特别活动及优惠,让市民一同响应及参与今年第三届全国生态日,有关详情已上载至乡郊保育办公室网站、渔护署的香港生物多样性资讯站和其他参与组织的网页或社交媒体平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