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养老 | 探秘香港护养院:那些长者晚年生活的模样
创始人
2025-08-06 15:03:34
0

香港新闻网8月6日电(记者 梁嘉轩)推开香港护养院的玻璃门,97%的床位使用率数字背后,藏著怎样不为人知的“银发密码”?香港新闻网记者日前探访了香港慈善机构东华三院旗下的养老院湾玥颐庭,揭开政策文件里未有提及的温情——当离家的长者遇上“姑娘”(粤语:护士)们的照护,养老院的故事藏著“老有所依”的香港答案。

护养院成为长者最重要的“家”

“我今年70多岁了,因为突然中风了,吃完午饭下午的时候,突然两只手变得惨白,所以家里人就让我赶紧去看急诊,在医院住了几天之后,就被转送到这里。我在这里住了几个月了。”目前居住在湾玥颐庭养老院的郑婆婆对记者说。

位于九龙长沙湾道的湾玥颐庭是香港慈善机构东华三院旗下的养老院。据湾玥颐庭署理主任江淑仪介绍,这里以混合模式提供服务,共提供150个宿位,包括90个资助宿位和60个非资助宿位,分布在25个房间内,每个房间均设有独立洗手间及浴室。郑婆婆住的房间里共有6个铺位。

据政府公开资料显示,湾玥颐庭养老院共有全职人员78人,包括护理员、护士、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社工等。

与拥有健全行动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普通人不同,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数长者因为行动不便或年事已高,养老院成为他们人生的最后归宿。住在养老院,护工就是与长者朝夕相处的“家人”。

记者看到,院舍内尽力营造“家”的温馨,有多项消闲和活动设施,包括客厅、饭厅、复康治疗室、综合感官室、小组/辅导室、漫步径、怀旧阁及护老者资源阁等。

护养院的长者最怕的是孤单。(记者朱乐怡 孙思琳摄)

据了解,目前入住类似的香港护老院的资格主要取决于长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需要接受院舍照顾。 尽管如此,年龄介乎60至64岁之间的人士,如果能证明有长期病患或需要住宿照顾,也可以提出申请。

全人照顾是养老院核心价值

香港的安老服务大体上分为两大体系:小区照顾支持服务和安老院舍照顾服务。其中,小区为本、居家安老是香港安老政策的大方向。

随著香港社会人口老化,院舍需求将有增无减。照顾长者始终不是易事,鉴于此,特区政府的院舍服务提升工作也正在深耕细作,采取措施提升院舍服务质量,以及增加基层护理员及护士等院舍照顾人手。

湾玥颐庭署理主任江淑仪接受记者采访。(记者朱乐怡 孙思琳摄)

江淑仪告诉记者,东华三院目前在香港共运营25间安老院舍,一直以全人照顾为核心价值,为长者提供全面、跨专业的照顾服务。

在跨专业服务方面,江淑仪以湾玥颐庭为例,西医、牙医、社工、护士都会为长者提供服务。

此外,在康复方面,他们还有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另外也有一些牙医和药剂师等。江淑仪说:“现在还有一些很受老人家欢迎的中医服务。”

长者在护养院得到很好的照顾。(记者朱乐怡 孙思琳摄)

当日,89岁的邱婆婆接受了香港新闻网采访团队的访问,她说:“来到这里以后,我吃少了很多饭。”记者顿时心头一揪,然而她续说:“因为在这里可以吃多很多菜,有瓜有豆,我都会吃光,所以吃不下米饭了。”谈到在院内的生活,她还是很满意,不用买菜做饭是她跟记者强调次数最多的一句。

除了邱婆婆,其他“老友记”也对他们的院舍生活十分满意,卢伯伯说:“以前我们年轻的时候听大戏(戏曲)、听歌,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就很少听了。但来到这里之后,会有人来表演唱歌、唱大戏。”他说:"现在我有娱乐活动了。"

江淑仪再向记者介绍了养老院的设置,了解到他们的护理级别分为“护理安老院”和“护养院”,其中,大约九成的床位都属于“护养院”级别。她解释,“护养院”是供那些需要较高护理程度的老人家入住的,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卧床时间比较长。对于环境,不止一位受访者跟记者说,这里真的很安静,让他们觉得舒适。

长者的家园情结与养老现实

香港设有不同类型的安老院,分别由非政府机构及私营机构营运,提供受政府资助宿位及非资助宿位。据香港社会福利署截至2025年6月30日数据,共有宿位39070个。与庞大的香港长者的需求相对应的是,宿位的供不应求和长久的轮候时间成为香港长者养老问题的症结。

安老院舍照顾服务统计总览 图源:香港社会福利署


记者从湾玥颐庭公开的收费文件上了解到,就非政府资助宿位上,提供中度护理服务的“护理安老院”收费为每月16800港元;提供高度护理的“护养院”则收费为每月18500港元。而就政府资助宿位上,特区政府厘定的收费一般落于1656至2060港元不等。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入住的方式稍有不同,后者是由社工转介到社会福利署后,通过评估后安排进来的。不过,特区政府所资助的宿位轮候时间以年为单位,且受当时社会资源和自身身体及经济条件影响,入住并非易事;而前者则可以直接向东华三院申请,虽然仍需要通过评估,但一旦有空位就可以入住,相对而言较有弹性。

湾玥颐庭因为其慈善机构的背景,其价格定位已属亲民,但对比内地院舍而言,仍有一定距离,尤其特区政府的各类资助下,住在指定广东院舍几乎免费,且有较大的私人空间,对基层市民而言,理应吸引。

但卢伯伯说:“以前我在李郑屋邨住的,经常路过这里,看著这里拆完重建”。卢伯伯提及的李郑屋邨,是香港在上世纪50年代为安置在木屋区火灾后丧失家园的灾民而设的,其后亦有其他居民迁入。

采访期间,记者发现不少老人都一直在院舍附近居住,他们告诉记者,即使住在院舍,也希望离家近些。虽然在养老院不能自由出门,望向窗外,还是那熟悉的景色。(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